一部感受大师风骨的好书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04月23日 第 03 版 )

上世纪三十年代,清华园中一位青年学者被称为“教授的教授”。他,就是陈寅恪先生,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

陈寅恪治学博大精深,论述缜密广博,精通英、法、德、西班牙、梵文、突厥等20多种语言。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陈寅恪治学主旨为“在史中求识”,且他吸取了西方的“历史演进法”,著述丰富。傅斯年赞其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梁启超十分谦逊地赞其:“(我的)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吴宓则高度评价陈寅恪:“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从1949年1月南迁广州岭南大学开始,至1969年10月7日先生辞世。其间有欢欣、有磨难、有劫后余生、有壮心不已,自身病痛与社会风暴交织成一曲守护文化灵魂的悲歌。从中也可看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植根于骨髓中的家国天下、重名节、轻功利的文化传承基因。每每读到这些近乎消逝的文化历史,任何一个有良知的被文化所化之人都会震撼不已。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由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陆键东先生所著。该书资料翔实,考证严谨,凝聚了作者十数年的心血。作者文字风雅,情感真挚,风格沉郁,思考深邃,叙述语言深挚慨叹,将一代大师的风骨给以最本真的还原。“匡当世之学风,示人以准则。”大师已去,桑田沧海,然其间的“风谊”“操守”仍可为“故国乔木”。文化自信,理当如是。

本书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已11次重印,广受社会各界好评,故推荐!

推荐人:忻府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