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围困蒲阁寨——战斗英雄侯有根
字数
《 忻州晚报 》( 2025年07月23日 第 05 版 )
十二月十三那一天,
命令下来打据点。
前晌发下子弹来,
夜晚进攻蒲阁寨。
侯有根带领民兵们,
抱着地雷往上冲。
事务所门口埋一颗,
炸死鬼子四个人。
忻崞支队真英雄,
一排掩护二排冲,
随后跟上民兵们,
要把鬼子消灭净。
这是在1944年4月蒲阁寨围困战胜利后,由村民兵剧团排演的大型戏剧《围困蒲阁寨》里的唱词,道出了当时蒲阁寨围困战的情景。唱词中的侯有根在当时任忻县(今忻府区)蒲阁寨村的民兵、党支部书记。
侯有根,1898年出身于蒲阁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母因病先后去世,他6岁就给人放羊维持生计,后相继在本村和外村为地主扛长工、打短工,种地多年。
1937年冬,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开赴忻县开辟抗日根据地,侯有根毅然投身革命。1942年8月,日军占据蒲阁寨,并扎下据点,把30里内的村庄全部划成“维持区”。侯有根组织民兵配合地方党组织和武装工作队开展了反维持斗争,一夜之间扣押各村维持分子30余人,并惩处了两个首恶分子,其余的经教育后释放,有力打击了敌人和汉奸的嚣张气焰,把公开维持变成了半公开“维持”。
1943年初,敌人加紧对抗日根据地“扫荡”。侯有根始终坚持活动在敌人戒备森严的云中河两岸,传递上级党组织的文件和情报。同年7月,在晋绥六分区的领导下,他亲自带领民兵,绝水源、断交通、打援兵,同盘踞在蒲阁寨的敌人展开激烈斗争,组织民兵与群众连续10余次破坏蒲阁寨到三交、三交到合索、合索到县城的公路,共毁路60余里,破坏土桥两座,还3次打击前来修路的敌人,使敌人无法行动。
1943年秋,在上级组织领导下,侯有根带领蒲阁寨民兵群众响应毛主席“把敌人挤出去”的号召,紧密配合八路军19支队和武工队,进行了“空室清野”大搬家,同时带领民兵用自制的石雷封锁交通要道和碉堡,把敌人困在碉堡内半年有余。1944年4月11日晚,奇村敌人派来援兵,被困敌人才得以逃脱,援兵在出村时遭遇民兵预埋地雷阵,死伤一片,狼狈地逃回了奇村。围困蒲阁寨斗争取得了胜利。3天后,在蒲阁寨召开了有3000多群众参加的庆祝大会,会上抗日县政府奖励了侯有根。不久,他接任村长职务(当时公开身份是农救会主任),后又任村党支部书记,积极率领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1944年12月,他被评为民兵英雄,光荣出席了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新中国成立后,侯有根调到商业战线工作,动员群众集资办起第一个消费合作社。后曾调往忻县阳坡、解原等供销社担任主任,并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受到县、乡政府嘉奖。1962年7月,64岁的侯有根光荣退休。退休后,他始终不忘劳动人民的本色,经常参加义务劳动,在短短的几年内把一道荒山沟全部绿化。1984年3月24日,侯有根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谢音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