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赵占魁
字数
《 忻州晚报 》( 2025年07月02日 第 05 版 )
1950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庆节。这一天,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活动。在观礼台上,坐着许多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其中有一位从定襄县走出的抗日模范人物,他就是在抗战时荣获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称号,被誉为“边区工人的一面旗帜”的赵占魁。
赵占魁,1896年出身于定襄县张村一个农民家庭,12岁开始当雇工、做苦力,17岁学铁匠,后在太原铜圆厂、太原兵工厂、同蒲铁路介休车站修理厂做工。
1937年11月,日寇侵占山西。次年,赵占魁流亡到陕西,在泾阳县参加了西北青救会训练班,在职工大队学习,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4月,赵占魁随职工大队来到延安,在抗大二大队学习。
同年5月,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军民需要大批农具。当时,抗大缺少农具,赵占魁主动提出开炉灶自己打。他召集了几个工人,垒起3个炉子,仅用半个月时间,就打出200把镢头和300把锄头。随后,边区政府为发展生产创办了农具厂。同年6月,赵占魁被分配到边区农具厂当翻砂工,任翻砂股股长。
化铁是一项既艰苦又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夏天,在没有专业防高温石棉工作服的情况下,赵占魁就身穿厚厚的棉衣,坚守工作岗位。他每天都是提前上班准备好当天工作,推迟下班收拾好工场。他站在上千摄氏度的熔炉旁,冒着高温,顶着烈日,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从没有叫过一声苦。他认真负责,不怕工作艰苦繁重,从来也不自夸、不贪功,每遇论功行赏的时候总是让开,认为那是大家努力的结果。他为了抗战与人民的需要坚持生产,在工作中发挥出最高的劳动热忱。
在一次操作熔炉时,坩埚突然坏了,上千摄氏度的铜水一下倒在地上,溅在了赵占魁的右脚上,他的脚面立刻被烧得焦黑一片。之后,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和延安各单位的同志到中央医院看望他,让他安心治病,可是他没等脚伤痊愈,就回到了工作岗位,还把各单位送的慰问金全部捐给了前线战士。
为了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赵占魁潜心钻研,解决难题。刚开始炼铁,1斤焦炭只能化1斤铁,经过他反复试验,可以化到2斤半,成品的损耗率由过去的60%减少到25%。工厂化铜的罐子,是用坩土自制的,最初一个罐子只能化2到3次铜,经过赵占魁的几次改进,可以化到6次,使用率提高了一倍以上。
赵占魁是在边区大生产运动的生产竞赛中涌现出来的劳动英雄,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那就是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劳动英雄、技术能手、节约模范,锻炼成一个团结和学习的标兵。在赵占魁身上,还体现了一种自觉爱护工厂、团结工人、努力生产、提高技术,一切为革命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可贵品质。赵占魁这种埋头苦干、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精神,大大鼓舞了边区工人的劳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边区的工业生产。
1939年,赵占魁被陕甘宁边区政府评为模范工人;1941年被选为边区参议会候补议员。1942年5月,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和陕甘宁边区总工会派人到边区农具厂检查工作,发现了赵占魁这个先进人物,决定予以嘉奖。消息一发出,毛泽东主席立即给中央职委书记邓发打电话说:“奖励赵占魁这件事做得很好,这不是奖励一个人的问题,你们把他的优点总结出来,树立标兵,推广到各工厂,各生产单位去。”毛泽东主席还称他为“中国式的斯达汉诺夫”,朱德称赞他是“用革命者态度对待工作的新式劳动者”。
1942年9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的社论,10月12日,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发出《关于开展赵占魁运动的通知》。在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倡导下,一个以改变工人劳动态度、提高生产效率为内容的“赵占魁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掀起。赵占魁成为在大生产运动中选树的“以主人翁责任感对待工作的劳动英雄”。
1943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赵占魁被评为边区特等劳动英雄,成为边区工人的一面旗帜。《解放日报》等报刊曾多次介绍他的事迹,文艺工作者把他的事迹编成歌曲、快板、戏剧等到处传唱、演出。1944年5月,陕甘宁边区工厂职工代表大会决定进一步提高“赵占魁运动”水平,使之成为群众性的劳动英雄运动。随着“赵占魁运动”的深入开展,赵占魁成为当时陕甘宁边区家喻户晓的人物。
1945年1月,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的第二届劳动英雄表彰大会上,赵占魁被授予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工人旗帜”称号。“赵占魁运动”在陕甘宁边区持续开展长达7年,形成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并很快推广到其他边区。
解放战争时期,赵占魁随西北野战军征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组织职工家属生产地雷,圆满完成了生产任务。1948年夏,他参加了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1949年9月,赵占魁作为全国总工会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占魁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劳动部副部长、西北总工会副主席、陕西省总工会副主席等职,是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在工作岗位上,始终保持着抗战时期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几十年如一日,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1973年8月26日逝世。
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授予赵占魁“6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劳模”荣誉称号。(谢音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