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言不愿行”
字数
《 忻州晚报 》( 2025年04月16日 第 06 版 )
◆高峰毅
“言不愿行”为汉语成语,意思是言语和行为不相符合。《论语·子路》中说:“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是: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坚决,说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不仅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故时至当今,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有许多一诺千金的故事,体现的就是“言必信,行必果”。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言行不一,甚至是言不愿行、背信弃义的行为也屡见不鲜。诸如一些因借贷违约、背约的行为,登上了有关部门失信人员黑名单,说明这些事例中的当事人有的是主观上恶意逃避债务的“老赖”,也有的是因为发生意外情况,其自身实际经济状况不当导致还款困难,这就是另一说了。还有在一些民生问题上,有关人员常常是拍脑袋、挺胸脯承诺,而往往话后就忘记做了,言而无信,这样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失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毛泽东同志曾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讲认真也是讲诚信,就如《论语·为政》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坚持诚信为先,说到做到,这是对每一名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的考验。在现实中,尤其在一些关系民生的问题上,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忌信口开河,更不能言不愿行、轻诺寡信、失信于民。而应以诚信为荣,将诚实守信的原则内化为忠诚干净担当的行动,做到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咬定青山不放松,负责任、守信誉。只有这样,才能根植于民、情系于民、服务于民、取信于民,从而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继往开来,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