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祭

字数

《 文化旅游周刊 》( 2025年08月03日 第 04 版 )

□王旺山

侵略是侵略者的坟墓

反抗是反抗者的丰碑

八十年前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漫长而血腥的二战画上

了句点

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

吞咽了自己种下的战争

苦果

英勇的中国军民

用血肉之躯

筑起了

一道新的钢铁长城

一切

敢于来犯的豺狼虎豹

必将葬身于正义之师的

铁拳之下

穿过历史的云烟

让我们向东眺望

眺望

黄河东岸的码头崖下

圣天湖畔的抗日英雄纪

念碑

日夜咆哮的母亲河啊

见证了三秦男儿

宁跳黄河死

不当亡国奴的冲天壮举

见证了秦东各路勇士

智渡黄河

主动出击

保家卫国的民族气概

如今

那一池野生的红荷花

也在低声倾诉着战士铁

血丹心的故事

八十六年来

沉默的中条山

沉淀着自己的伤痛

被淹没了半个多世纪的

英雄故事

绽放出一片白色的山花

在英雄们跳崖的山坡上

后辈一遍又一遍地

讲述着那一场撼天动地

的保卫战

“卢沟桥事变”后

华北沦陷太原沦陷

临汾运城相继失守

日军集结风陵渡

妄图向南推进

强渡黄河进犯中原

践踏西北

一年后

三万多名三秦子弟

主动请缨

夜渡黄河

开进了黄河左岸的中

条山

三年间

他们用血肉之躯

抵御了日军的炮火

和铁甲、飞机、毒气的

攻击

从散兵混战到近距离

巷战

从一条街的拼杀

到一座房的争夺

从面对面的搏击

到弹尽粮绝的跳崖

两万三秦儿郎

血洒中条山麓

黄河左岸

打碎了日寇渡河南下的

野心

盛夏的热风吹过黄土

高原

直抵咆哮着的黄河

将人们带回到

那场惊心动魄的中条山

战役

一九三九年六月六日

成功突围的抗日战士

被日军主力

分割在黄河沿岸十公里

山地

疯狂的日寇

像一群嗜血的蚊虫

穷追不舍

弹尽刀卷的数千名抗日

壮士

三面受敌

背后是涛涛黄河

他们遥望西北

那里有牵挂的爹娘

在高高的孤崖上

战士朝着家乡方向

深深鞠躬感恩、致敬

转身跃下了

百丈悬崖……

那一刻

他们的身躯

变成了一只只海燕

一只只河鸥

伴着一声声凄厉的长鸣

把自己融汇在水天一色

的大河之中

那一战

壮士去兮不复返

赴国难兮做鬼雄

那一战

阻止了日军南下西进

保卫了大西北

保卫了陇海线

保卫黄河

保卫中原

中条垂首

黄河呜咽

数万忠烈陕军

用他们的赤胆忠心

筑起了一道钢铁般的长城

在中条山

在晋南

在中国大地上

犹如一道霹雳

一根定海神针

让侵略者闻风丧胆

当地一位村民

曾亲眼看到

抗日官兵跳下黄河

有年轻战士拉着手扑向黄河

有一名旗手双手紧紧攥着军旗跃入黄河

……

此后在黄河滩公祭慰问大会上

臂挽黑纱的孙蔚如总司令

眼含热泪

对将士英勇杀敌表示敬重

表明了把热血洒在抗击侵略者战场上的决心

中条山

绵延百里

这里每一道沟壑

每一个山坡上

都流有抗日军民的鲜血

这里每一株草木

每一座村庄

都铭记着热血儿女的忠诚

悲壮的中条山保卫战

是一曲感天动地

气壮山河的生命绝唱

沉默的中条山啊

你就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王旺山,陕西韩城人,现居陕西渭南。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理事、签约作家。作品见于《文艺报》《延河》《青海湖》等报刊。出版有长篇小说《铁花》《向阳而生》及散文、诗歌、评论、戏剧集等三百多万字。作品曾获全国第九届“五个一程”奖,陕西省第十一届、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陕西戏剧奖剧本奖,杜鹏程文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