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看天鹅去

车承金 字数:

《 文化旅游周刊 》( 2025年03月16日 第 04 版 )

周六起床,打开手机,微信朋友圈里“走,看天鹅去”几个字进入眼帘。是啊,天鹅来了好几个月了,早该去看看它们了。

车沿湖而行,过了大桥,再沿大坝而行,远远地,就看见岸边的人群。走下公路护坡,站在湖堤上,向水中望去:阳光下,天鹅犹如一团团雪白的棉朵,在水中游弋着,温顺而安然。

“一、二、三……二十只。”我边数边念叨着。“叔叔,是二十四只,那里还有四只呢。”身边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纠正道。我顺着小女孩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四个小小的白点在水中移动,影影绰绰。

“是呢。你喜欢天鹅?”我问小女孩。“嗯,去年前年我都来这里看天鹅了,去年是十八只,前年十一只。”小女孩说的“前年”,是2022年初。2021年深秋,天鹅如约而至,飞来十一只。

前些年,这里只是天鹅的一个歇脚点,它们停一停,住个十天二十天,养足了精神,又继续前行,去适合生存的地方生活。前年,天鹅来了,十天过去了,二十天过去了,最寒冷的冬天过去了,它们还没有走,留在这里过冬了。今年,是天鹅来这儿过冬的第三个年头。

看天鹅的人群里,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指着那些天鹅说:“这地方,以前堆满了垃圾,那时水流很细……没想到如今能引来天鹅,更没想到天鹅会在这里过冬。”“也不能说没想到。”接话的是县水利局一位退休干部。他说,前几年治理河道时考虑到治理后环境改善,会有各种水鸟来安家,于是在湖心修建了小岛供鸟儿栖身,没想到治理后水面面积达几千亩,来安家的鸟儿非常多,所以后来又建了几个人工小岛。

远处的那四只天鹅,向前伸着长颈,贴着水面飞翔,姿态优美。近处,有几只天鹅悠闲地游向南岸,落在后面的两只却不着急,头一低钻进了水里,随后又钻了出来,拍打着身上的水。还有几只天鹅站在水中,昂首挺胸,打开翅膀,白“鹅”亮翅。

站在我身边的老赵从纸箱里抓起一把玉米粒,向水里抛去。我跟老赵相识已久。那是天鹅来的第一年。从未见过天鹅的家乡人,纷纷向这里涌来,都想一睹天鹅的身姿。那天我也随着人流来到这里。只见一人正向水里抛撒玉米,那人正是老赵。我告诉他,天鹅吃鱼,不吃玉米。他却说,天鹅吃水草,吃鱼,也吃玉米。我俩就此争论起来。正巧,有一位生物老师听见了我们的对话,他解释说,天鹅以吃水生植物的根茎和种子为主,吃水里的昆虫小鱼,也吃玉米粒。就这样,我与老赵才停止了争论。“不打不相识”,我们也因此而认识了。

老赵那年刚刚退休。退休后,他做起义务管护员、宣传员,不要任何报酬。每年天鹅一来,老赵主动上岗。每天一早他就来到湖边,第一件事是看看天鹅数量少没少,有没有伤病的。看到有穿红色、黄色衣服的人,老赵就劝说他们,天鹅对这些颜色敏感,最好穿色泽朴素的衣服来看天鹅。他还告诉人们,天鹅喜静,不要大声吵闹,不向水里扔杂物。老赵说,天鹅来这里的这些年,还没有受过伤害,人们都喜欢天鹅。我环视四周,果然,现场来看天鹅的人们穿着都很朴素,也没有大声吵闹的。

“啾……啾……”两只水鸟从水面飞过。我问一位正在摆弄相机的小伙子,这种鸟叫什么名字。小伙子说,是苍鹭。自从来了天鹅,这位小伙子就喜欢上了摄影,没事就开车往湖边跑,给鸟儿们拍照片。小伙子告诉我,每年来这里小住的鸟儿,有白鹭、绿鹭,红嘴鸥、燕鸥,长腿鹬、林鹬、绿头鸭、秋沙鸭,有好多种呢!

是啊,拥有美好的栖息地,是人类与鸟儿的共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