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农商银行——
“晋享贷”精准赋能沙地红薯成“金疙瘩”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11月10日 第 02 版 )
本报讯 一片肥沃的土地上,翠绿的红薯藤蔓郁郁葱葱地蔓延。秋收时节,饱满香甜的果实破土而出,化作农户手中实实在在的收入,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在忻府区奇村镇的120亩沙地红薯种植园里,处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三年前,这片土地上的邓氏兄弟在尝试大规模种植沙地红薯时,却一度面临困境。肥料成本高、资金周转困难,想要扩大规模,又苦于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由于缺乏合格的抵押担保物,加之农村信用体系尚不完善,像他们这样的红薯种植户和相关仓储、加工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尽管沙地红薯品质优良,但受限于资金短缺,许多农户的仓储和加工能力薄弱,始终难以打开市场销路,严重制约了当地红薯产业的发展。
转机来自忻州农商银行奇村支行的专项调研。该行决定采用“规模测算”审批模式,根据种植户的产业实际情况,简化流程、定制额度,既确保风险可控,又实现精准滴灌。在实际操作中,客户经理“手把手”指导农户通过“晋享生活”APP完成贷款申请及后续的用款、还款。在审批效率上,力求当天完成授信,客户可随时进行贷款申请和还款操作,还能享受一定的利率优惠。
随着农商银行一系列金融贷款的落地,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发现,曾经阻碍发展的资金难题正在迎刃而解。“一直想扩大规模,但资金是瓶颈。”奇村镇红薯种植基地负责人邓世伟欣慰地说,“在咱农商行批了30万元贷款后,我不仅承包了更多土地,还购置了一台小型起垄机。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下来了,今年预计收入能翻一番!”
与此同时,种植户老邵站在地头,心里也踏实了不少——几天前,忻州农商银行一笔20万元的“晋享贷”顺利到账,他采购有机肥和包装箱的资金终于有了着落。
经过三年的摸索,邓氏兄弟不仅总结出一套科学高效的种植经验,种植总面积也突破80亩,亩产值达4000元左右,同时还带动了周边200余名劳动力就业。
如今,奇村镇沙地红薯种植已形成规模产业,品牌越叫越响,昔日的“土疙瘩”真正成了富民的“金疙瘩”。展望未来,邓世伟信心满满:“我们计划发展深加工,生产红薯淀粉、红薯干、红薯粉条……让咱忻州沙地红薯的品牌更响亮,把这个事业越做越好!”
对于忻州农商银行而言,助力红薯产业发展只是其服务地方特色农业的一个缩影。未来,该行将继续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深化对特色农业的金融服务创新,以“晋享贷”产品为核心,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存储、加工、销售及物流等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及时、精准地为产业链上的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金融动能。(张国良任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