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县焦尾城村:

葡萄满枝迎丰收乡村振兴有“甜”头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09月24日 第 02 版 )

本报讯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在河曲县西口镇焦尾城村的葡萄园里,一串串饱满的葡萄缀满藤蔓,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更奏响了乡村振兴的“甜蜜乐章”。作为河曲县重点培育的乡村特色产业,近年来,该村立足沙质土壤、充足光照的地理优势,将葡萄产业打造成助农增收的“金钥匙”,为村民蹚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今天内蒙古客户打电话要的30箱葡萄,你们过来帮我装一下,中午打包送去。”种植大户鲁波一边招呼村民,一边低头回复手机里的新订单,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作为村里葡萄种植规模最大的农户,鲁波承包了80多亩葡萄园。提起自家葡萄的销路,他底气十足:“我们焦尾城的葡萄远近闻名,我种植了80多亩,是村里种植规模最大的。每年葡萄还没成熟,来自太原、内蒙古的订单就络绎不绝!焦尾城的葡萄品质好、口碑硬,根本不愁卖,收益相当可观。”

在焦尾城村,像鲁波这样靠葡萄种植走上致富路的农户不在少数。该村依托特殊的沙质土壤和充足的光照条件,产出的葡萄色泽艳丽、糖度高、口感佳,渐渐在周边市场打响了品牌。近年来,村里紧扣“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产业,如今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超过300亩,形成巨峰、夏黑、玫瑰香等多个优良品种共同发展的格局。每到葡萄成熟季,村里的交易市场便热闹起来,新鲜采摘的葡萄刚摆上摊位,就吸引了过往游客停车选购。市民刘雪梅便是常客:“焦尾城葡萄每年成熟后,我都会买一些,家里人都爱吃。”

小葡萄要做成大产业,科技赋能是关键。为持续提升葡萄品质,焦尾城村积极与山西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定期邀请专家前来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从葡萄的修剪、疏花疏果,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科学标准执行。“以前种葡萄全凭老经验,产量不稳定,品质也没保障;现在跟着专家学技术,不仅葡萄品相好了,亩产量也提高了不少。”种植户们真正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

焦尾城村党支部书记周卫国说:“村里种植葡萄已有30年历史了,是我们村‘一乡一业’的重点项目。这几年随着名声越来越响,客户需求也水涨船高。去年,我们盘活了将近80多亩撂荒地改种葡萄,今年已经开始挂果销售,收益超出预期。等到明年进入盛果期,亩产量将达到两千斤左右,预计收益将近70万元。接下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打算以现有葡萄园为示范,发动更多村民加入种植行列。我们还计划拓展宣传渠道,探索葡萄深加工,开发葡萄干、葡萄酒等产品,让这颗小葡萄真正成为村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金果子’!”

焦尾城村以学用“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坚定不移地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村里依托成熟的葡萄种植产业,积极盘活村内撂荒地,规划打造集葡萄种植、农事采摘、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采摘园。同时,立足产业延伸和场景互补推动产业融合,新建葡萄园智慧农业项目,配套天幕帐篷、小品设施,打造集休闲采摘等功能为一体的葡萄庄园。

从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到一条产业链延伸出乡村振兴路,焦尾城村正以“小产业”撬动“大发展”,让“甜蜜事业”结出更多富民硕果。

(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