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橙草沟村:

做强产业“硬支撑”提升民生“幸福感”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09月24日 第 02 版 )

本报讯 在代县上馆镇的土地上,橙草沟村正以产业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勾勒出“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图景。从田间地头的特色农业,到现代化的工业车间,再到跨村联动的发展模式,这里的每一个产业项目都扎根民生,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占地103亩的农业园区是橙草沟产业发展的“压舱石”,更是村民家门口的“致富车间”和“民生车间”。园区内,3个智能温室里的油桃、猕猴桃、樱桃等高端果品,凭借优良品质年产值超88万元;3个日光温室培育的豆角,亩产可达4000斤;7个大型拱棚种植的杂交韭菜,年亩产达7500斤,这些农产品不仅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更远销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单杂交韭菜年产值就达80万元,整个农业园区年产值超168万元。热闹的园区里,常年有60人以上稳定务工,人均日工资100-130元,其中30%以上是脱贫户。在这里,村民不仅能挣到“实在钱”,还能跟着原平农校专家学习现代农业技术。村民谢聚文就是受益者之一,他从园区务工积累经验、掌握技能后,大胆领办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辣椒,成功从“打工者”转型为“带头人”,为更多村民蹚出了自主致富的新路径。

橙草沟村没有局限于“单打独斗”,而是主动带动周边发展,以“联村经营”模式让产业红利辐射更广。村里以智慧韭菜大棚为试点,邀请西北街村、东北街村以土地入股参与经营,三村携手发展、共享收益,每年共增收30万元,真正实现了“一户带一片,一村促多村”的联动效应,让乡村振兴的春风吹遍更多村落。

农业稳健起步,工业同样快步跟进。橙草沟村构建起“农工并举”的多元产业矩阵。村西的雁门山酒业,作为中国酒业协会会员单位,年产黄酒2000吨、白酒300吨,“汉唐宋元明清”系列产品远销山西、江苏、北京等地,常年吸纳41人就业,岗位从普通工人到教授级专家、工程师,为村民提供了多元化的职业选择。2024年,村里又迎来了“数字经济”新机遇,成功引进山西诚迈电子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年产20万台高性能信创电脑,不仅为村庄增添了现代化产业气息,还创造了23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工作,实现了务工、顾家两不误。此外,润明饼业、草沟万生农牧有限公司等企业也纷纷助力,全村累计带动周边各村100余人就业,让越来越多的村民不用背井离乡,就能实现稳定增收。

产业兴,则集体强;集体强,则民生暖。2024年,橙草沟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0.8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43.32万元。这些资金没有闲置,而是精准投入到村民最关心、最需要的地方: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打4口深水井,彻底解决了村民灌溉和饮水难题,安装106盏路灯,让村庄主干道实现全亮化,照亮村民夜间出行路;在民生兜底保障方面,确保3户特困供养户应养尽养,13户低保家庭、9名残疾人保障到位,63名老人的养老金100%按时发放;在技能提升方面,村里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种植养殖培训,帮助村民提升就业能力,拓宽增收渠道。

从农业园区的“一亩三分地”到多元产业的“一片新天地”,橙草沟村用产业发展的“加速度”,换来了民生改善的“温度”。在这里,每一个产业项目都连接着民心、扎根于土地,每一份收入都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的橙草沟村,正以昂扬的姿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更多乡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

(记者张志远通讯员郭耀宗王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