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岢岚县阳坪村:
党建引领强根基 多元发展促振兴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07月19日 第 03 版 )
本报讯 (记者刘鑫林)近年来,岢岚县阳坪村凝心聚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新时代红旗党支部”“省级文明村”“国家级卫生村”“国家级文明村”等荣誉。
这份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的“主心骨”。2021年,现任村支书崔建儒放弃企业高薪岗位,毅然回村带领乡亲们致富。同时,大学生贾小强被选派到村担任村委副主任。56名党员成为引领发展的核心力量。村党支部强基固本,深化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扎实推进阵地达标升级、议事质量提升、村务财务规范运行,创新“党建+巩固”机制,支部带农户,促就业。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43万元,培育乡土人才38名,储备后备干部3名,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以学促干,借鉴“千万工程”经验,阳坪村稳步推进整村提升。通过卫生划片管理、门前“三包”、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长效清洁机制,村容村貌显著改善;通过耕地修复、10公里农田路维护、管线养护、400米深水井工程,筑牢发展根基。作为提档升级村,2024年投资23万元改造提升了约160平方米的村食堂(含厨房、餐厅、浴室、惠民水站、老年活动室),可满足30人就餐。这间暖意融融的食堂,既解决了部分独居老人的“吃饭愁”问题,也成了老人们交流互动的“暖心窝”,让乡村治理的温度看得见、摸得着。
物质富裕不忘精神富足。在争创“国字号”荣誉的过程中,阳坪村探索出依法自治、倡导文明的新路径。在党支部领导下,村务监督委员会由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对大小事务严格把关;“四议两公开”程序严密透明;村风文明自治会集聚“四老”力量,下设“四会”协同运转。依托文化书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五好”评选和“十星文明户”创建筑牢道德根基。
一整套量身定制的《村规民约》《卫生文明公约》等规章制度,成为规范言行的标尺。法治“五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人心,“打击天价彩礼、倡导厚养薄葬”的移风易俗行动,不断涵养着村风民风的纯净质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画卷徐徐铺展。
面对地势崎岖、山多耕地少的自然禀赋,阳坪村没有畏难。他们立足实际,精挑产业,多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养殖业势头喜人,3处共22套高标准圈舍为养殖户保驾护航;种植业挖潜增效,新增耕地316亩,投资40万元建起的2100平方米冬暖日光温室大棚,为村集体年增收2万元。
光伏产业更是熠熠生辉。400kW联村光伏电站年收益25万元,县级电站年收入约百万元;依托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帮扶和村集体自筹资金,100kW光伏电站再添年收益5万余元。沉睡的资产也被唤醒,11处生产生活用房、3000亩荒山荒地……都在政策盘活中焕发生机。转移就业、以工代赈、企业拓岗、公岗安置等政策精准落实,多措并举之下,村集体经济筋骨更强健,村民腰包更殷实,增收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如今,步入村中,硬化绿化的街巷洁净如新,电力、通信全面覆盖,家家户户用上了改造后的卫生厕所和入户自来水。卫生院、寄宿制小学、农商行、邮储点、派出所、超市、饭店等一应俱全,村民日常生活便捷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