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从“平稳运行”向“突破跨越”升级
——我市多维度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
本报记者 乔龙飞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05月08日 第 02 版 )
2024年,忻州市民营经济以“稳”为基、以“新”为翼,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答卷: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516.6亿元,贡献税收占比近五成,经营主体超25.7万户,民间投资规模达295.6亿元……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山西泰宝科技、山西天宝集团、山西金宇科林等领军企业如雨后春笋,凭借技术创新破局、绿色转型突围、循环经济挖潜的生动实践,成为忻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破局:“小巨人”致力技术创新
在山西泰宝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工程师们正对一款新型密封件进行极限压力测试。“过去这类高端产品全靠进口,如今我们的技术指标已超越国际同行。”企业技术负责人自豪地说。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30余项专利打破国外垄断,其研发的“TSM液压支架密封件”已被国内多家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和煤炭生产企业配套使用,替代了国外进口同类产品,缓解了我国高端煤机装备密封件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忻州市“阶梯式”创新培育体系为山西泰宝科技注入强劲动能:政府搭建“科创驿站”,组建10支科技人才小分队,帮助企业对接高校资源,促成19项产学研合作;2024年,企业获省级技改资金支持6000余万元,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5%。如今在忻州,像山西泰宝科技这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119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至166家,创新“种子”在政策沃土中破土成林。
突围:零碳蓝图激活“风电之翼”
“持续深化‘走出去’,积极开拓市场,努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的‘零碳野心’更大了!”山西天宝集团董事长胡大为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掷地有声地说。作为全国风电法兰领军企业,山西天宝集团的产品远销20余个国家,在遭遇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逆境中,企业借力忻州市“千企万户大走访”融资机制,获得银行3.2亿元授信,启动海上风电法兰研发项目,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政府的绿色转型政策与企业战略同频共振——忻州市将山西天宝集团列为“双碳”重点扶持对象,支持其申报零碳园区指标。尽管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优惠取消导致年增电费400万元,但政企联动的“低碳突围战”已初见成效,企业新研发的轻量化法兰产品的碳成分降低30%,欧美订单逆势增长15%。“我们要做山西零碳园区的标杆!”胡大为的宣言,成为忻州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生动注脚。
挖潜:煤矸石里淘出“白色黄金”
山西金宇科林科技有限公司以“点石成金”的魔法,将堆积如山的煤矸石经过煅烧、分选,蜕变为雪白的高岭土粉体。“1吨煤矸石一经加工,附加值就可以超万元!”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循环经济账”。作为亚洲最大的煤系煅烧高岭土企业,金宇科林年消化煤矸石200万吨,产品占据国内55%市场份额,远销40余国,连立邦、阿克苏等国际巨头都成为其客户。
2024年,企业投资6亿元建设的60万吨高岭土生产线投产,预计新增产值20亿元。然而,扩产之路遭遇“成长的烦恼”:燃气价格同比暴涨30%,用地审批进度滞后。忻州市迅速启动“护航专班”,将企业纳入重点服务清单——通过“证照分离”改革,审批材料压减80%;协调燃气企业签订保供协议,使成本增幅控制在15%以内。“政府的‘及时雨’让我们敢放手干!”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护航:政策“组合拳”打通发展筋脉
企业的突围故事背后,是忻州市委市政府打出的一套政策“组合拳”。
法治“清道夫”。开展“两不一欠”专项治理,清偿拖欠账款1.17亿元,化解率97.02%;司法部门组织“法治体检”72次,为企业扫清发展障碍。
金融“输血站”。创新“政银企”对接机制,2024年为民营企业投放贷款75.2亿元,规模居全省第一;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专班,走访企业11万家,授信覆盖率提升40%。
服务“加速器”。推行建筑业资质“告知承诺+一件事”套餐,审批时限压缩95%;建立市级领导包联企业机制,2024年解决用地、用工等问题320项,天宝集团电价协调、金宇科林燃气保供等诉求被列入督办清单。
更让企业暖心的是“隐性关怀”:开展民营企业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升规、股改培训190人次;举办“民间投资巡礼”活动,将泰宝、天宝等标杆案例推向全省舞台。“在忻州,企业家的声音有人听、困难有人管!”市工商联负责人的话,道出优化营商环境的真谛。
站在新起点,忻州市民营经济正蓄势突破:泰宝科技启动密封件智能化生产线改造,剑指百亿级产业集群;天宝集团加速布局氢能法兰新赛道,打造零碳园区“山西样板”;金宇科林百万吨高岭土分选项目进入冲刺阶段,资源循环产业链持续延伸。
“民营经济在忻州市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推动量质齐升!”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聚焦企业创新生态构建、要素保障升级、服务效能提升,实施民营经济“十大专项行动”,推动民营经济从“平稳运行”向“突破跨越”升级。当技术攻坚的“硬实力”遇上政策护航的“软环境”,忻州民营经济的航船,正乘着高质量发展的东风,驶向更广阔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