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医院心内科:

医患共情解“心结”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04月17日 第 03 版 )

本报讯 “大爷,降压药不会产生依赖性,坚持服药才能避免并发症。”上月中旬,在市中医医院心内科病房,主治医师王珍通过耐心细致沟通,解开了患者朱大爷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心结。这一场景是该院“医患共情”诊疗模式的缩影,也折射出慢性病管理中“治身”更需“疗心”的重要性。

一个周日夜晚,住院患者朱大爷在病床上眉头紧锁。此前他因高血压引发头晕入院,虽经治疗血压下降,却始终抗拒长期服药。“听人说一吃降压药就停不了,副作用伤身。”面对这一常见误区,值班医生王珍在查房时并未匆忙结束谈话,而是用通俗语言解释:“高血压如同‘沉默的杀手’,不控制可能引发心梗、脑出血。药物不是依赖,而是保护心脑肾的‘盾牌’。”她以“车需定期保养”作比,强调规范治疗可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经过20分钟沟通,朱大爷终于释然:“王大夫的话我听明白了,一定按时吃药!”

经过两周住院调理,朱大爷血压稳定,可以出院。令医护团队欣慰的是,他不再“跟着谣言走”——出院后十余天,王珍电话回访时,朱大爷笑声爽朗:“现在每天测血压、按时吃药,头不晕心不慌!”

该院心内科主任刘慧芳表示,科室始终践行“治疗与关怀并重”理念:“医疗技术是‘一个轮子’,心理疏导是‘另一个轮子’。患者恐惧往往源于信息差,医生多花10分钟解释,可能改变患者未来10年的健康轨迹。”

据统计,该科室年接诊高血压患者超2000例,约三成初诊者存在用药误区。科室为此建立“沟通清单”,要求医生除交代剂量外,必须解答药物原理、预期目标及常见误区。高血压管理是终身“合作”,王珍医生说:“患者信任度高,治疗依从性就会提升。”如今,该科室出院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达92%,电话随访覆盖率100%,医患纠纷连续三年零记录。

有关专家指出,随着我国高血压患者突破2.45亿,此类“疗心”实践更具推广价值。正如朱大爷在感谢信中写道:“这里的医生既治高血压,更治‘心病’,让我们吃药吃得明白、活得安心。”(王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