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多点发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03月11日 第 03 版 )

本报讯 去年以来,神池县认真落实上级破解乡村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各项举措,立足“减负、赋能、增效、聚力”四方面,全力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群众满意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减负:厘清权责边界,破除形式主义顽疾。一是推行“清单式管理”。编制“三清单”,严格乡镇职责准入制度,形成事权清晰、责能相适、履行职责顺畅、保障有力的乡镇权责体系。因地制宜细化乡镇岗位设置,实现定岗、定人、定责,真正让基层做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二是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对基层单位使用的28个公众账号和126个微信工作群进行监督,清理功能交叉、重复的工作群25个,注销活跃度低的微信公众号2个。

赋能:下沉资源权限,强化人才支撑。一是推动力量下沉一线。择优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108名优秀干部担任社区党委兼职委员,新招聘6名高校毕业生担任社区助理,新选聘16名专职社会工作者,着力打造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二是加强专业培训。邀请专家讲授矛盾调解、乡村振兴等实务课程,开展农村学法用法大讲堂活动18期,组织高素质农民培训、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社区“两委”干部及社区工作者培训600余人次。

增效:创新治理方式,激活数字动能。一是打造“全科网格”治理体系。全县222个综治网格中配备382名网格员,制定9项长效工作制度、38项“全科网格”服务管理事项准入清单,协助做好党建、综治矛调、信访维稳等13个社会治理事项。二是开展线上办理服务。城市社区采用线上服务模式,农村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建立社区网格服务微信群,居民在群内反映问题,社区网格员、物业服务企业等同时接单、共同办理、协同解决。同时在微信“大美龙泉路”“爱在健康路”等社区公众号进行留言办理。

聚力:党建引领共建,发动群众参与。一是深化“红色物业”建设。成立神池县物业行业党委,23家物业企业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的目标。986名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解决各类需求共计182条。202名“两代表一委员”领办志愿服务项目115个。设立党群服务站37个,真正把党群服务站打造成服务群众的主阵地。二是激发新就业群体活力。组织新就业群体143人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报到备案活动,成立志愿服务队3支,开展公益活动25次。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6个新就业群体爱心驿站,依托临街门店、机关企事业单位建设爱心驿点12个,成立了小哥加油站、环卫工歇脚处等特色服务站点,并提供充电、饮水等基础服务。(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