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娄烦镇战斗

字数

《 忻州晚报 》( 2025年08月13日 第 04 版 )

赵廉洁留下的回忆文稿

晚年赵廉洁

赵廉洁获得的人民功臣勋章

赵廉洁获得的解放西北纪念章

赵廉洁获得的三级独立自由勋章

赵廉洁获得的三级独立自由勋章证书

赵廉洁(1923年-2013年),河北深县人,1938年1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军队正师职离休干部。抗日战争时期曾参加北上挺进、冀中抗战、百团大战、晋绥八分区抗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吕梁战役、保卫延安等战役。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1988年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纪念日来临之际,作为一个老八路的后代,我怀着对抗日先烈无比崇敬的心情,翻看父亲生前写的回忆文稿,感慨颇多。那是他在晋绥军区八分区二支队当武工队长时,参加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往事,其中详细记述了1944年9月八路军、武工队组织当地民兵和挖煤工,紧密配合挖掘百米坑道,将敌炮楼炸毁,攻克日军据点的娄烦镇战斗。

娄烦镇,位于吕梁山区腹地,抗日战争时期隶属于静乐县,1942年被日军侵占。1944年8月28日,八路军晋绥军区发动秋季攻势战役,由八分区二支队担负收复娄烦镇的战斗任务。9月23日夜,娄烦镇战斗正式打响,25日夜战斗胜利。娄烦镇战斗参战兵力仅3个连队,战斗历时不足3昼夜,歼敌80余人。中美英苏等国记者组成的中外记者团亲临战场现场观摩。

娄烦镇战斗是在我军没有重炮的劣势装备条件下,攻打拥有铁丝网、壕沟和碉堡群三层坚固防御工事据点敌人的一场战斗,八路军、武工队、民兵、当地挖煤工一起参战,从地下出奇兵克敌制胜,显示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人民战争磅礴伟力。

以下是根据我的父亲所写文稿,整理的参加娄烦镇战斗的回忆。(以下赵廉洁称“我”)

1944年我担任晋绥军区八分区二支队静乐县武工队长。秋季接到支队首长交给的任务,要求武工队把静乐县城和娄烦镇日伪军的人员数量、编制隶属、武器配备数量、街道地形、工事构筑、昼夜值班、岗哨位置、据点火力点等情况搞清楚,并画成图附上详细说明。我安排伪军警备队和静乐特工队的内线各画了一张图,两张图和说明比对有些地方不一样,对有出入的问题又布置武工队员通过多次实地侦察和内线联系,进一步反复核实修正,直到准确无误。

一天下午,我正在牛泥村开会,接到支队通讯员送来的信,信封上写着三个“急”字,是支队刘参谋长让我带上绘制的静乐和娄烦敌情图资料,火速赶到凤凰岭团部开会。我立即带上图纸资料,和通讯员一起出发了。凤凰岭在娄烦镇西南约15里,通讯员小李是当地人,他说走三浪山往双井方向,沿沟底过汾河距离近。他带着我爬上山梁顺着崎岖山路翻越很多沟沟岔岔,太阳落山时啃了个窝头喝了点水就继续赶路。夜幕中路旁野刺玫挂破了衣服和手,山风吹来听到阵阵野狼的叫声,我俩不顾一切地赶夜路到了汾河边。河底不平、水流湍急很难站稳,怕被水流冲倒把图纸泡湿,我俩互相挽着胳膊,另一只手把图纸资料顶在头上渡过了半人深的汾河,终于在拂晓前到达了凤凰岭村。团部是在一个窑洞里开会,支队首长围坐在靠墙方桌的长凳上,墙上挂着军用地图,桌上摊开放着我带去的图纸资料,参会的有支队、连队、县大队和武工队领导,大家都分坐在炕沿和砖头上。刘参谋长主持会议,他说这次会议是部署支队秋季反攻作战任务,他主要是分析敌情,作战任务由林支队长下达,政委再给我们作战前动员指示。

刘参谋长是河北人,上过中学有文化,说话很有条理。他指着军用地图先讲了日军在静乐和娄烦的两个据点的兵力人数、防御工事、武器配备等情况,接着又讲了这两个据点与根据地的地理位置,又分别模拟了攻打这两地敌人时,周边其他敌人据点可能增援互动的情况。刘参谋长说,分区首长想让我们在秋季反攻作战中适时选择攻打静乐县城或攻打娄烦镇,对这两处敌人情况进行侦察分析后可以看出,只要静乐到娄烦的公路被破坏或阻击,周边敌人据点就难以增援娄烦,娄烦镇这个最南端的据点,就成为孤立之敌,而娄烦镇又是伸到根据地最近的敌人据点。支队首长决定,这次主要攻打娄烦镇据点,拔掉这个毒刺。

接着林支队长讲怎么打这一仗。林支队长是老红军,湖南人,中等个,思路敏捷,动作灵活,打仗勇敢,部队训练摸爬滚打,尤其练刺杀一般人都不是他对手,只是他有气管炎没条件治疗,留下干咳的毛病。他说,娄烦据点虽然孤立,但我们选择打的娄烦并不是个软柿子,正是因为位置相对孤立,娄烦据点修得格外坚固,防守非常严密,日军大炮楼周边还有四个伪军炮楼相互构成交叉火力,炮楼四周有深沟堑壕和铁丝网围着,三道防线构成一个十分严密坚固的防御工事群。据点里的日伪军有二三百,人数不少装备不差。因此打娄烦是啃一块硬骨头!打好防御工事如此坚固的攻坚战,没有炮火,敌人的防御工事很难被摧毁,强攻会造成很大伤亡。二支队虽是团的编制,实际上只有四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排,在人数和火力上并没有明显优势。这个攻坚战怎么打?林支队长睿智的目光注视着参会人员,他说,二支队是从冀中军区警备旅二团转战过来,根据情况我们可以把在冀中斗鬼子的地道战灵活运用到打娄烦战中,出奇兵从地下挖洞到日本鬼子炮楼底下,用炸药引爆炸毁它,我军趁势发起地面进攻消灭敌人。林支队长强调,不同于以往都在地面上打仗,这次是要从地底下过去端掉日军炮楼,可动员当地挖煤工快速挖通地下通道,把炸药准确安放到敌人炮楼下引爆,这对夺取战斗胜利至关重要。

林支队长接着下达作战任务,要求部队进入阵地后准备野战掩体、组织火力封锁、寻机待命攻坚和消灭逃窜之敌。武工队的任务是动员组织挖煤工人挖地道,袭扰静乐县城周边敌人,使其自顾不暇,破坏静乐至娄烦的公路并组织民兵沿途阻击增援之敌。

最后是支队孙政委作战前动员,他是老红军,四川人,个子不高体格健壮,走起路小伙子都跟不上,讲话时有声有色比比划划,总是来回走动,从不站在一个地方,他两眼明亮有神,善于把握人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孙政委说,这次战斗是为把敌人挤出去,扩大根据地,一定要排除万难争取胜利。孙政委还告诉大家,有个外国记者团之前先到了延安,受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热情接待后要来晋绥八分区,有可能赶上我们攻打娄烦,分区通知说记者团很可能到实地观战。如果是这样,娄烦之战会有国内外影响,我们一定要打好这一仗,用实际行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散布的各种谣言,争取国际支援。孙政委最后强调,这次战斗是部队、武工队、民兵和挖煤工一起参战,武工队动员挖煤工挖地道、袭扰敌人和破坏公路,任务很重,尤其是动员挖煤工要依靠当地党组织,依靠和发动群众,同时还要严格保密,各项工作要落实到人。

支队会议结束后,刘参谋长又找到我,交代了动员挖煤工的具体要求和事项。我领回最急迫的任务就是抓紧落实动员挖煤工。我想起曾听当地人说过,上下游和东六渡一带不少村民家都有挖煤的,就立即带着通讯员小李去找负责那一片的武工队陈组长。在冀中时陈组长和我是一个营的,他是重机枪排长,作战勇敢,身高体壮,过河上山都亲自扛武器,为人性情直爽,办事认真。我把陈组长叫到村边一处僻静地方坐下来,跟他讲了支队交给武工队动员挖煤工的任务,要求尽快找到年龄在18岁到40岁左右、健康且有经验的挖煤工不少于50人,县里会派曾熟悉这片地区的同志协助动员做好工作。人找齐后自带工具到雷家庄集合,贾区长会安排食宿,武工队负责动员组织挖煤工,挖地道的人员编组、技术分工、保障安全的职责交给支队胡参谋负责。支队首长还指示,动员挖煤工参战是老百姓投入抗日斗争,但挖煤工靠挖煤养家糊口,参战按天数每人每天给10斤小米,动员时要严格保密。最后我叮嘱他,动员挖煤工参战挖地道是关系战斗胜负的大事,要尽一切力量努力完成。我起身走前和他握手,陈组长说:“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

离开后,我和小李顺着公路走到离县城还有三华里的汾河南边一条沟边,这是一个有十二、三户的小村子,叫赵王城,我俩上山绕到城东南的三里店,沿西沟回到牛泥,通知大家第二天早上开会。

第二天早饭后武工队几员大将都到了:张福祥原是团里的侦察排长,中高身材,浓眉大眼,满脸络腮胡子,团里掰手腕得了第一名,摸哨抓舌头是把好手;任风州来武工队前是二支队三连排长,中等身材,臂力过人,手榴弹能扔70米,代表团里参加军分区射击比赛5发子弹打了50环,被授予神枪手称号;李建华在部队当了四五年的侦察员,瘦高个,脑子灵活反应快,无论遇到什么特殊情况,都面不改色随机应变,能够出色完成任务。我向他们三人传达了作战会议支队首长的讲话精神,然后又召集其他武工队员都过来,一起讨论如何袭扰静乐之敌和阻断娄烦公路。队员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很热烈,出了很多妙计高招。我的脑子里逐渐有了对行动方案的想法:这次组织袭击骚扰行动,要对敌人形成精神心理压力,一定要造大声势搅得静乐县城敌人日夜不宁;同时还必须在县城内外袭击拔点作战中消灭敌人,对敌形成军事安全压力,才能使其自顾不暇无力增援娄烦。按这个要求想法,我布置了具体作战行动方案并分配了任务和人员,让各自抓紧分头准备,只等支队一声令下就行动。

一天接到支队通知,娄烦战斗发起的时间是9月23日午夜,要求武工队配合作战行动。9月22日天一黑,武工队和民兵就对静乐至娄烦间伪军护路据点进行了封锁,同时组织公路沿线村庄的群众进行破路,一晚上到天亮前就在公路上挖了上百条深沟,并把土扬撒开防止回填。

夜里,武工队静乐县城组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带领民兵在县城四面打枪放炮,炮只有当年义和团打八国联军的土炮,装填黄豆粒大的铁矿渣用火药打出去,武工队曾用它打毁过日军从岚县小锰矿过来的运矿车辆,日军把这种土炮叫“筛子炮”。夜里武工队用这种土炮轰炸敌人据点,打了就跑,还把鞭炮点燃放到煤油桶里像是枪炮声。昼夜不停的骚扰使静乐城的日伪军吃不好睡不好。

第二天,正当静乐县城的敌人被周边袭扰搞得夜不能寐、惊魂不定、警视城外时,张福祥带领武工队员潜入城内小巷,夜里捉了警察分局长,用枪顶着他叫开门卫夜袭了南关警察局,收缴枪支,几个警察也被带走了。早晨日军中队长听说城中警局遭夜袭,如临大敌,下令全城戒严。

到了拂晓,当敌人在城里戒严搜查时,静乐县城外南边天柱山伪军炮楼旁,武工队的李建华带着十几个人早已埋伏在隐蔽处。一个村民模样的人挑着一担水走到炮楼吊桥前,这个村民是武工队员李三宝装扮的,他曾在这个炮楼上当过一段伪军,后痛改前非加入了武工队,他熟知炮楼里吃水都是派临近几百米外的一个叫青茶岩小村子的村民送,不管下雨下雪路滑每天都得挑水送,因为要烧开水做早饭,通常是天刚亮就得送到。李三宝说是送水的,岗楼上伪军下来放下吊桥,李三宝过去就掏出手枪顶住了伪军让他别出声,李建华带着队员们跳出来,箭步冲进炮楼,十几个伪军还没起床就被缴枪当了俘虏,然后大家放火把炮楼烧了。静乐县城的日军中队长看到天柱山炮楼冒起黑烟,心急火燎,立即派日军一个小队和伪军一个中队赶往天柱山,可到了后看到的除了被烧毁的炮楼,连八路军、武工队的影子也没见着,往返二三十里无功而返。

连续三天,武工队通过封锁破路、四方造势、夜袭南关警局和火烧天柱山据点等行动,有力地骚扰牵制了静乐县城日伪军,使其内外交困、自顾不暇,无法增援娄烦,为我军围困、攻克娄烦日伪军据点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4年9月23日夜,娄烦镇上空黑云密布,二支队各连利用暗夜静悄悄接近敌人碉堡区。敌人察觉有动静,只是无目的地乱打一阵枪。各连队顺利进入指定地域,连夜挖了野战工事。

娄烦镇东南靠河,北边靠山,日军一个小队驻守的大炮楼和营房就在北面靠山的高处,大碉堡外还修了4座小炮楼,各驻有伪军一个班。日军炮楼据点坡下,百米外的黄土崖坎壁上,当地党组织和武工队动员的几十名有经验的挖煤工,在陈银海带领下正在地下坑道中加紧作业,挖煤工们也知道是帮八路军,他们受尽了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把坑道作业当成是给日本鬼子挖掘坟墓。为了保护挖地道的作业口,日伪军据点在我军发起进攻前就已被围困封锁。支队首长两次到现场鼓励挖煤工,八分区派来工兵参谋,和挖煤工一起土洋结合不断校正着方位和水平角度。

天一亮,我军先开展政治攻势,拿着喇叭向伪军喊话,说你们已被包围,放下武器弃暗投明是唯一出路,我军优待俘虏,负隅顽抗是死路一条。八分区派来的日本反战同盟支部的两个盟员很勇敢,到离日军碉堡很近的地方,拿着喇叭用日语对日军喊话把嗓子都喊哑了。炮楼里的日伪军心慌意乱很紧张,但凭借坚固工事仍不断向我方阵地开枪射击,我军进行了还击予以火力压制。敌人发现我军坑道作业,曾多次组织向我方突击企图破坏坑道口,都被我军火力打得丢盔卸甲退回炮楼。由于守敌不断伤亡,士气低落,再加上我军不断喊话让伪军调转枪口,据点里的日军头目怕伪军出来投诚八路军,就不敢再让伪军出来反突击了。

我军围困着娄烦镇日伪军据点没有进攻,据点里的日伪军也据守不出,这种情况僵持着。可是在地下坑道里,挖煤工们日夜不停争分夺秒地快速向前掘进,上百米地下坑道终于挖到了预定位置,爆破组安放好上千公斤炸药和导管拉线。经过检查验收,一切准备完毕。

9月25日,据点里的日伪军仍在负隅顽抗。下午6点,林支队长一声令下,爆破组拉响了地下坑道中的炸药,随着轰隆的惊天巨响,黑烟腾空而起,尘土漫天。等尘土飘落后一看,炸飞了一个伪军碉堡,日军的大碉堡没有倒,机枪仍从碉堡内向外密集射击。林支队长临机延迟发起冲锋,他正仔细观察着,突然日军大炮楼出现了倾斜,并从上到下裂开一条大缝,炮楼里的机枪声也戛然而止。原来是爆炸点离日军主炮楼还差点距离,但爆炸把炮楼地基炸得下陷到下边的坑道,内部结构被毁坏了,炮楼就倾倒开裂。林支队长立即下令,火力封锁压制,我军阵地机枪步枪密集的子弹射向炮楼开裂的大缝和每个射击孔。伪军中队长见炮楼被炸、日军据点也没了动静,知道大势已去,和其他伪军纷纷跳进封锁沟里逃跑。随着我军冲锋号响起,霎那间杀声震天,八路军战士们跳出来端着刺刀猛虎般冲向敌人,溃散的敌人被围无路可逃,纷纷缴械投降,娄烦战斗胜利结束。

此时此刻,在分区首长和支队政治处主任陪同下,访问团外国记者们正在不远处的哨所里观察战地情况,刚才还在疑惑没有重炮的八路军怎么攻克日军的坚固工事,突然被眼前出现的战场情景震撼了,瞪大眼睛用望远镜看,有的匆忙拿起相机拍照,记者们激动地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说,八路军打仗勇敢又机智,真是好样的!

娄烦镇战斗震天动地的爆炸巨响和八路军攻克坚固防御的娄烦据点消息,使周边据点敌人闻风丧胆。从娄烦据点唯一冒雨逃出的伪军班长跑到其他据点,说是八路军和盟军正式大反攻,使用新式武器——地炮从地下打过来,威力巨大,不仅是碉堡,把山都炸平了,他是被炸飞抱着块门板落下来的,娄烦据点那么坚固都炸飞了,离娄烦近的据点,没准天亮雨一停也会被打过来。吓得二十里外据点的伪军小队长、四十里外丰润据点的伪军小队长带着60多个伪军,连夜冒着大雨放弃据点逃往静乐县城,后半夜到王端庄想休息,又被刚骚扰静乐县城,夜里撤回王端庄的武工队张福祥、任风州小组发现后进行袭击,伪军们连滚带爬连夜逃往静乐县城,途中又有20多个伪军溜走跑了。静乐县城的日军中队长得知两个据点被我军打娄烦吓得溃不成军不战而逃,气得直跺脚,下令把散布传闻的伪军班长抓了起来。

娄烦镇战斗规模虽小,但却是一场枪笔辉映的新闻舆论战,国际影响不小,政治意义重大,它戳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对八路军的造谣、诬蔑,使外国记者信服八路军在敌后是真正坚持对日作战的。八路军英勇抗战的事迹通过中外记者团笔头和镜头,有效传播到全国、全世界,产生了良好效应。

娄烦镇战斗,充分展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人民英勇不屈反抗并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抗战精神,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气壮山河浩瀚史诗中的一页不朽华章。

(赵廉洁儿子赵志军根据父亲回忆文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