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放羊汉出身的民兵英雄边海禄
字数
《 忻州晚报 》( 2025年07月09日 第 05 版 )
在定襄人民革命斗争史册上,记载着老民兵英雄边海禄从一个放羊汉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民兵英雄的革命事迹。每当老民兵们谈起他来,都能讲出一段动人的英雄故事,而且都亲切地称他“老海”。“别看咱老海是个放羊汉出身,当年打鬼子可真够英雄。”“老海曾出席过‘晋察冀边区英模大会’,全国解放后,被选为山西省、华北地区‘民兵英雄’,出席过‘全国战斗英雄大会’,还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
一
边海禄,1894年出生于定襄县抗日模范村南涧村(今继成村)。他从小就是个苦孩子,6岁死了父母,寄住在五台县东山村舅父家。为了活命,当上了放羊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涧村这一带山沟里经常有狼出没,并且非常猖狂,整天在山坡沟里放羊的边海禄经常和狼进行殊死搏斗,在他的身上有好几处被狼咬的伤疤,有一回差点被一只灰狼吞进了肚里。他汲取教训,决心买一支火枪,因为有了火枪,他就可以安全放心地放羊了。于是,他一心一意放好羊,整整放了30年。
1937年秋上,晋东北五台、定襄一带来了共产党、八路军,动员人民群众打日本鬼子,宣传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这时南涧村成立了党组织和“农救会”“工救会”,边海禄积极投身抗日斗争行列,担任了“工救会”主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秋天,日军占领了忻县(今忻府区),向定襄和五台一带进犯。这时定襄县抗日民主政府正驻在南涧村,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对敌斗争。一天早上,村里人正吃早饭,东山梁上突然响起了报警的钟声。村里人迅速转移,刚上了南梁,日军就闯进了村里。顿时鸡飞狗叫,满村狼藉,可是他们就是找不见一个老百姓。这些强盗大概是折腾得有些饿了,有六七个人爬到东梁上,把枪交叉着架起,围在一起吃东西。躲在南梁上的边海禄看着这一幕眼都急红了,回头对旁边两个民兵说:“走,咱们把鬼子干掉!”
“咱们拿什么去打呀?”
“拿什么?”边海禄提起火枪,“你当这玩艺儿只能打狼和兔子!有胆就跟我走!”
两个民兵站起来还是有些顾虑。他们知道,边海禄是方圆几十里的打猎好手,可是今天鬼子比狼还凶恶,又有快枪,万一打不着,那可就不仅仅是受一点伤啦。但见边海禄已经装好了火药,怒气冲冲,他们俩拦也拦不住,正在着急,忽然身后有人低声喊道:“老海,你干啥?”他们回头一看,原来是县武委会郭金楼。边海禄指了一下东梁上那几个敌人说:“打狼去!”郭金楼一边从沟里往上爬,一边抹着头上的汗说:“就凭你这一支火枪?”
“火枪怕啥!”边海禄边站起身来,“还能让鬼子跑了吗?”
郭金楼急了说:“别忙!”
边海禄却头也没回,已冲了出去。郭金楼只好也提起枪来带领两个民兵紧跟上去。边海禄放羊出身熟悉地形,山坡陡壁如走平地,他绕到东梁上时,那几个敌人还蹲着吃呢。边海禄他们穿过草丛、树林,距敌人虽然还有几百步远,但实际上只隔着一道很近的深沟。边海禄一爬到梁上就要准备开枪,郭金楼赶忙将他拉住低声说道:“距离远,你这火枪不行。”说着安排大家做好隐蔽,他把身上的手榴弹给了两个民兵。这时,一个背着枪走动的鬼子突然扭过身来,郭金楼正要开枪,边海禄却一把按住,接过郭金楼的快枪又换了个地方一瞄两个,只听“砰”的一枪,那个走动的日军应声倒下,后面蹲着的也躺倒了一个。敌人吓得晕头转向,忙去抓枪,边海禄“砰”“砰”又打了两枪,又放倒了两个日军,等剩下的敌人弄清了打枪的方向,打起机枪,边海禄他们已经下了东梁,跑到了五台东山村。
不久,晋察冀二分区首长来南涧村找到边海禄,说他打得好,一枪两个,枪法很准,奖给了他一支六五式步枪。从此,边海禄当上了南涧村民兵中队长。
二
为进一步发挥地雷战的威力,边海禄和民兵们苦心钻研,反复试验,在一个地雷上安了两个引爆装置,而敌人排雷时往往只注意第一个。一次敌人排了雷,将地雷带回据点放在桌子上,一伙日军围过去研究摆弄,一声巨响,当场炸死7人。
1944年7月,五台城的日军疯狂向南涧村“扫荡”,妄图打开晋察冀边区的西大门。一天,100多个鬼子,一路直奔南涧村而来。边海禄和民兵们埋伏在山头上,一个个屏着气等待敌人进入伏击圈。敌人一批批地过去了,大家都急得想要动手,边海禄却低声命令道:“沉住气,不许乱动!”突然“砰砰砰”,走在前面的鬼子停下来向四面打起了枪。边海禄身旁的一个民兵立即举起手榴弹就要往下扔,边海禄一把按住他。民兵说:“敌人发现了咱们,再不打就要吃亏。”边海禄并不理会,说道:“擒贼先擒王!”
原来,鬼子们多次领教过南涧村民兵的厉害,虽然是大白天前来“扫荡”,也是胆怯心虚,眼看快进村了还不见南涧村民兵的动静,便采取搜索前进的办法,同时把队伍拉得很长,当官的走在中间,让小兵们前后护卫着。
这次,边海禄偏偏沉得住气。敌人又打了一阵枪还是不见动静,以为南涧村民兵已经闻风而去,于是壮着胆子继续朝村里走。这时,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鬼子被前后簇拥着大摇大摆地上了对面的土坡,边海禄这才慢慢举起了六五式步枪,瞄准了这个骑马的军官,“砰”一枪便将其击毙。日军一看当官的被打死了,马上乱了阵,成了一群无头的苍蝇。
“打!”边海禄一声令下,民兵们一齐向敌人射击,被打得晕头转向的日军用机枪和大炮朝山上乱打了一阵后,草草收兵逃回了五台城。
边海禄这次一枪打死了鬼子的领头者,五台、定襄的大批日军都集中起来,放话要到南涧村。
三
边海禄接到情报以后,立刻召集“基干民兵”,在县武委的统一指挥下,配合河南区队和区小队,先帮助群众和县政府机关转移进山,然后回头分兵准备,迎击敌人来犯。
敌人来势汹汹,可是南、北两面山梁上埋伏的民兵却一动不动,从北面来的日军刚进伏击圈,“砰”的一声,边海禄先撂倒一个,紧接着又一排枪响,4个鬼子跟着也送了命。其余的鬼子慌乱中栽到了沟里,对面敌人的机枪大炮朝北梁边海禄他们伏击的地方一直打。其实边海禄和民兵们早已全部转移,留下一批地雷在梁上。
傍晚时分,日本鬼子不敢在村里过夜,便拉着抢下的30多头牲口,顺着东沟向东梁上爬去。边海禄和民兵们早已在这里等着他们,一阵手榴弹打得鬼子们摸不着头脑,丢下那30多头牲口又爬上南梁。第二天,鬼子们从四面山头涌下村来放火、找人,猛不防吃了边海禄一排冷枪,100多个鬼子突然发现目标,从两面包围边海碌他们,企图“一网打尽”。谁知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包围回去却是空无一人。倒是东南梁上飞来了一排排枪弹,敌人一乱,踏进了地雷阵。
推磨式的战斗整整打了6天7夜,敌人仍不甘心收兵。
战斗越来越激烈了,边海禄和民兵们已经6天没有吃到一口饭,只好吃土豆、胡萝卜来充饥,用玉米秸秆解渴。在这6天7夜中,民兵们连续作战,有的同志得了夜盲症,有的拉起了肚子。尤其是地雷也没有了,子弹也所剩无几。边海禄召集大家商量说:“别看我们几天吃喝不上,鬼子比我们更够呛哩!咱们坚持就是胜利!”边海禄说得一点不错,鬼子们上山以后,各地民兵都闻声而赶赴战场进行支援,几百鬼子陷在山沟里,早就没吃的了,村里的粮食在村长的组织下,全部隐藏了起来。鬼子用刺刀逼着村长四处找粮食,村长坚决不让鬼子找到一颗粮食,最后跳崖牺牲。这个消息让大家悲痛万分,一致表示要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坚决和敌人战斗到底!
第7天头上,鬼子已经感到寸步难行,便打算把几个村子全部烧光,摆脱南涧村这个“灾难的处境”。于是五台、定襄的大批鬼子先撤退,留下河边村、芳兰村据点的几十个鬼子。到后半晌鬼子绑缚了7个群众,拉着48头抢来的牲口,准备从村北的坡上往凤栖岩梁上撤去。
边海禄早就看透了鬼子的企图,“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他马上集中全部枪弹,伏上东梁,等鬼子爬上北坡断壁崖,30多支步枪对准敌人同时猛烈射击,转眼工夫,十几个鬼子栽到崖底。其余的鬼子也顾不得绑缚的7个群众和抢到的牲口,逃回了据点。
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南涧村保卫战”。这一仗,300多个日本鬼子整整“扫荡”折腾了7天7夜,除死伤六七十人外,可谓一无所得。而英雄的南涧村民兵在边海禄的率领下,通过这次战斗得到锻炼,成为保卫晋察冀边区西部门户的一支抗敌劲旅。
就在这一年的10月,敌人不甘心失败,又集结五台、定襄几百日军再次“扫荡”南涧村。边海禄带着民兵首先转移了村民,冒着严寒在村里、村外、路口、河滩布好了地雷阵,敌人未靠近村子就被炸得寸步难行,连个人影也没见,反而再次死伤几十人。从那以后,日军再也不敢侵犯南涧村了。
就在这次打击日军“扫荡”南涧村不久,边海禄光荣出席了晋察冀边区群英大会,荣获边区“民兵英雄”称号。
在解放战争中,边海禄带领全村民兵连续作战14个月,击退敌军200余次围攻,共毙伤敌300余人。1947年夏,边海禄担任定襄五区区长。1950年9月他被评为山西省和华北地区的民兵英雄,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获得了全国民兵战斗英雄称号。1961年,老英雄边海禄在定襄病逝,走完了他英勇战斗、闪耀光辉的一生。
(谢音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