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适心态从容应考

字数

《 忻州晚报 》( 2025年06月18日 第 04 版 )

2025年中考马上就要到了,紧张、焦虑、期待,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影响着考生和家长的心态。那么,在临考前如何调整好学生心理状态,以最佳面貌迎接挑战呢?

三大原因导致心理焦虑

“最近总是失眠,一闭眼就想到考试,怕自己考不好”“中考越近我越慌,感觉书都看不下去了”……随着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不少学生表示自己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对此,有关专业人士表示,这是正常现象,不必过分担忧。

“有调查显示,40%的学生会在考前出现中等程度焦虑。”一位老师说,适度焦虑有助于增进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考试效果。但是过度焦虑会影响复习迎考和学生身心,比如他们可能会出现看书看不下去的状况,有的学生会产生提前放弃的心态,还有的学生可能出现失眠、没有食欲,整日郁郁寡欢。

产生紧张、焦虑的原因有很多,这位老师认为主要有三点:第一,学生目前的成绩和理想学校有较大差距,所以越临近中考越焦虑;第二,很多家长对学生寄予了很高的期待,会让孩子们感觉到压力倍增;第三,一些学生因为自身缺乏比较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考前会产生过多的负面心理情绪。

考前如何调整心理状态

当紧张、焦虑的时候,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呢?有关专家分享了四个办法。

首先就是学会“深呼吸”。“深呼吸看似简单,其实是有科学道理的。”当考生感觉很焦躁,完全静不下心来去学习的时候,实际上他的肾上腺素在快速飙升。连着做三个深呼吸,他的肾上腺素很快就会回落下来,这个时候他的身体会回归于一个平和的状态。

其次是劳逸结合,在学习之余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可以听听歌,也可以打打球,更简单的办法是利用晚饭后的时间散散步,让自己的身体达到一个放松的状态。”专家提醒考生,最后这段时间尤其要注意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这样才能保证白天的学习精力,千万不要考前熬夜复习,这可能适得其反,建议按照中考时间调整生物钟,让大脑在考试时保持最佳状态。

再次是合理规划复习,避免花大量时间钻研难题偏题。“最后阶段,重点应放在查漏补缺和巩固基础,学生跟着老师的复习节奏走就行。”专家认为,最后阶段,整理错题本、回顾易错点很重要,不要花大量时间去钻研怪题,因为这些题目很容易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最后,积极心理暗示、增强自信很重要。“每天给自己正向鼓励,比如‘我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我能冷静应对考试’‘中考我一定行’等,避免消极自我否定。”专家表示,在心理暗示环节,允许自己失败也是一种方法,学习和考试中,考生不可能所有题目都会,这是客观事实,允许自己不会,心情就会放松不少。

面对孩子焦虑家长怎么做

中考最后冲刺阶段,面对孩子的紧张焦虑,很多家长想帮忙却不知道如何做,专家给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我们家长应该学会控制情绪。”专家说,考前这段时间,不少家长比孩子还焦虑,这是不对的,“因为家长焦虑会让孩子更焦虑,所以家长首先要控制自己,紧张了可以跟朋友亲戚说,而不是对孩子唠叨。”专家表示,家长要保持平常心,避免频繁询问成绩或过度关注复习成效,尽量让家庭氛围轻松自然。

“其次,家长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专家说,合理饮食也是关键,考前饮食应该清淡营养,避免突然改变饮食习惯、避免吃生食,以防影响孩子考前的身体健康,可以适当准备孩子喜欢的食物,但不必刻意强调“补脑”“提神”。

“最后一点,家长要多倾听、少比较。”专家建议,如果孩子主动倾诉焦虑,家长应耐心倾听,少说“你必须考好”之类的话,多用“我相信你”“尽力就好”来缓解压力,同时应该避免拿孩子与他人比较,如“别人家孩子如何”,这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王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