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赵丽萍:匠心石韵绘新篇
字数
《 忻州晚报 》( 2025年04月16日 第 03 版 )
赵丽萍出身于一个石匠世家,耳濡目染,从小就对石艺雕刻特别感兴趣,看着长辈们通过一双巧手,运用指尖上的功夫和技艺,将一块块普通的石头雕刻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她羡慕不已。石艺雕刻的种子便在她幼小的心田里开始萌芽。
1982年9月,赵丽萍中学毕业,到定襄河边工艺美术厂当了一名女工。她从基础学起,从学徒做起,逐渐熟练掌握了石雕产品完成的全过程。经过八道工序——采石、选料、设计、成形、打磨、雕刻、刻字、制作,产品完成后,还需打磨抛光、涂抹蜂蜡,使其柔润光洁。每一道工序都是对毅力耐力的磨炼,每一次雕刻都需倾注心血,每一次修改完善都要力求完美。她深知,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来。后来她进入五台工艺美术厂,又应聘到忻州工艺美术厂。1996年12月,赵丽萍自主创业,自筹资金,注册成立了忻府区碑林刻制部,紧接着又组建了自己的石雕与砚台制作工匠团队。
四十年来,虽然岗位变换,工艺更新,品牌创新,但她匠心不变,初心不忘。她践行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在石雕艺术领域里钻研,成长为一名乡村工匠名师。
她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旅游景点景区保护开发和城市建设发展中,拿起工具,精雕细刻出一件件石门墩、石栏板、旗杆座、楼踏步、柱雕刻、标志碑、石狮、石鼓、石桌、石凳等石雕精品。她走进职业中学,走进居民社区,进行雕刻培训,传授石雕知识和技巧。对有意愿学习石艺的人,她热情吸纳在自己的身边,让他们在工厂里当学徒。在她手把手培育下,学员们学到了技术和本领,出徒后独当一面,承揽营生,走上了致富之路。
她自己也经常到外地,参加同行业展销展览活动,捕捉信息,交流合作,提升自我。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她参加了山西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函授学习,并取得毕业证书。2018年,她又参加了北京建筑大学举办的非遗培训。2020年11月,参加省里组织的文旅融合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研修项目学习,并取得了结业证书。2022年12月,参加省里相关部门举办的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研修项目学习,取得结业证书。
学以致用,更新知识,提升素养,拓宽视野。经过不断实践,她的创作灵感如泉喷涌,精品层出不穷。2000年《山西十大好风光之一·悬空寺砚》作品获得晋艺“太行杯”文创金奖;2021年作品《和为贵砚》被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收藏,《五台山全景砚》荣获2021年中国(大连)国际文化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中艺杯”工艺美术优秀作品铜奖;2022年4月荣获“乡土能人艺人”先进个人称号,同年10月荣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同年12月被文旅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石艺雕刻及砚台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作品入选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清风明月”主题展,同年10月作品《“山西十大好风光”组合砚》荣获第八届中国(山西)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暨第四届山西工艺美术产品博览会金奖;2025年3月,在山西省多部门联合评定的“第二批省级乡村工匠名师”活动中,赵丽萍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级乡村工匠名师。
(任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