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看绿色消费

字数

《 忻州晚报 》( 2025年04月16日 第 02 版 )

2024年很多家庭“上新”大件儿,“绿色”是亮点:7000多万台(件)绿色智能汽车、家电、家居产品进入大众生活。《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以绿色消费为抓手,打造消费新增长点,牵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打开经济增长新空间。

向“绿”而行的消费新风,源自无数消费者自发选择,也离不开政策引导助力。比如,空调该怎么选?二级能效补贴15%,一级能效补贴20%,降低了“绿色溢价”,选择题便没那么难做了。去年家电以旧换新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90%,带动高能效等级和智能家电零售额实现连续4个月超两位数增长,杠杆效应显著。以旧换新,换出了消费新潜力,也换出了绿色可循环,实实在在惠民又利企。

消费具有主体分散、需求多元等特点。当前,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如何将其转化为更旺盛的购买力?善用政策工具,因势利导,往往能“四两拨千斤”,释放倍增效应。比如,对年轻人来说,以旧换新国补领取使用流程不算复杂,但不善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未必能搞定。这就得进一步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从千家万户的实际需求出发,精准捕捉不同消费群体的偏好,破除绿色消费中存在的梗阻,绿色消费的潜能必将充分释放。以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为例,实施以旧换新政策以来,汽车报废更新审核、拨付监管流程等持续优化,源头、过程、终端等各个环节协同配合,让消费者更有获得感。再如,为进一步挖掘县乡地区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潜力,财政部等三部门启动“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今年拟带动试点县新建充电设施超1.4万台、换电站超60座,加快强弱项。

购买有机食品,优先选用节能、可再生产品,积极参与闲置交易……从理念到行动,人们正在拥抱绿色消费。但是,绿色消费市场还存在不少短板。比如,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尚不统一,消费者如何判断“含绿量”?再如,在二手交易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用户信用机制不完善、部分平台监管缺失,导致货不对板、以次充好、售卖假货等事件不时发生,如何更好维护消费者权益?未来,市场堵点卡点还有待进一步打通,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任重道远。

消费是经济循环的终点,也是新起点。绿色消费是消费领域的一场系统性变革,其发展、壮大将带动一大批绿色产业加速崛起,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在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上持续发力,必将奏响消费升级与绿色转型的“双重奏”,让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鲜亮。

(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