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抓阄儿
字数
《 忻州晚报 》( 2025年04月09日 第 06 版 )
◆栾郁荣
那天跟退休多年的老友聊天,说起了当年的抓阄儿。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很多东西都属于紧俏商品,得凭票证才能购买。比如当年就有缝纫机票、自行车票、大衣柜票等等。因为人多票少,如何分配就是个大难题。不知最早是谁想出了“抓阄儿”这个好办法。这样相对公平。
记得当时我所在的班组共有17人。有一次分到一张“自行车票”。这张自行车票格外金贵,每个人都期盼着得到。老组长说:“咱们还是老规矩抓阄儿吧!”随即撕了17张纸条,在其中一张上写“有”,其他的都写“无”。把纸条揉成小纸团,撒在桌子上,招呼每人抓一个。这时有个小伙子喊:“等一会儿!我先用香皂洗洗手,免得手臭抓不着。”
抓阄儿的时刻到了,每个人都紧张万分,小心翼翼地抓起一个,急切地打开。当然,最后只有一个人兴高采烈。于是老组长安慰大家:“别着急,下次还有机会。大家都有机会。”于是大家又期盼着下一次抓阄儿的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