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惊蛰
字数
《 忻州晚报 》( 2025年03月05日 第 05 版 )
惊蛰简介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甲,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到3月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在惊蛰有“打小人驱赶霉运”“蒙鼓皮”“吃梨”“祭白虎化解是非”等习俗。从中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惊蛰始雷”仅与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惊蛰三候
一候 桃始华
满园桃树开花,如霞似锦,让人沉浸在无尽的美景之中。
二候 仓庚(黄鹂)鸣
仓庚的黄鹂鸟,这时它在开满鲜花的树枝间跳来跳去,鸟儿啼叫好像美妙的歌声。
三候 鹰化为鸠
天空中已经看不到雄鹰的踪迹,我们只能看见布谷鸟在鸣叫。
养生歌
惊蛰一到百虫闹,春游丛林防叮咬。
按摩迎香健鼻窍,远离流感鼻炎扰。
运动和缓
春季的自然界呈复苏之势。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此时,人体各脏器的功能都处于比较低的状态,运动器官也不例外,如四肢关节、肌肉还处在“苏醒前期”,若运动幅度大,运动量大,对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所以,应以和缓的运动为主,如走路、慢跑、打太极拳等。
重在保暖
惊蛰节气逢“九九”到九尽,冷空气活动还比较频繁,需要注意防寒。
温热健脾
饮食重点:温热健脾·多甘少酸,仍然是清温平淡,不吃寒凉,也不要燥热。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养护重点,素来体寒的人可以适当吃的热一些,增加阳光照射下的户外运动。而体质平和的人应该注意不要吃的太热太补。
惊蛰吃梨
在山西及忻州地区,惊蛰时节素有吃梨的习俗。因为惊蛰属于仲春二月,此时会有倒春寒,冷暖不定,气候相比较夏秋,还是比较干燥的,而在干燥的环境中,人们很容易出现“咳嗽、肺热、口舌生疮”等症状,而梨刚好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所以惊蛰最该吃的水果就是梨。忻州的同川梨被誉为“金瓜”,除吃鲜外,还用于酿造梨酒、梨醋、梨汁、梨膏、梨脯、梨丝、梨干和梨罐头,入药有润肺、消淤、化痰等效果,是惊蛰不错的选择。
中医养生
揉足三里
养脾胃可揉揉足三里穴。按揉时小腿略向前伸,食指放在足三里穴上,中指压在食指上,两指一并用力,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揉穴提神
此时的空气湿气仍然重,容易让人觉得很慵懒,此时可以搓揉位于耳后凹陷处的“翳风穴”,可以促进大脑血液循环,让精神变好,增强胆经作用,促进淋巴体内排毒,也有助于晚上睡眠安稳。
推搓两肋
工作繁忙,难免会有肝气郁结的时候,可以试试疏肝气的运动——推搓两肋法。即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以双肋部位有温热感为佳。
搓腰活肾
惊蛰该注重肾水的调养。腰为肾之府,可以热搓腰部活肾水。先将两手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在腰部两侧,手掌贴着皮肤,上下按摩腰部,直到有温热感为止,每次约200下左右。
中药代茶饮
中药代茶饮以滋补肝肾、疏肝健脾为主。
枸杞子菊花茶
枸杞子5克、菊花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3~5杯。本茶既可滋补肝肾,又能平肝清肝,尤宜于惊蛰时节,以防生发太过,损伤肝阴。
健康养生
饮食起居
惊蛰时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及自身体质差异进行精神、饮食、起居的调养。《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春天早睡早起,慢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通达。
晒背补阳
《老老恒言》曰:“如值日晴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如果是风不大的晴天,可以坐在窗边,背对着日光而坐,晒晒太阳。人体的后背有膀胱经和督脉,经过阳光的照射后变得暖暖的,经络就会畅通,有助于阳气生发。
养眠忌怒
养足睡眠:人体的皮肤在寒冷的冬天里受到刺激,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和毛孔闭合。惊蛰过后,气温升高,身体的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随着天气变暖,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不断地加大,大脑的供氧量也就显得不足了。加上气温回暖的良性刺激,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因而人们就会感到困倦思睡,总觉得睡不够。因此,惊蛰节气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精力支持。
忌怒火,保持精神愉悦:快乐的情绪会加快体内系统的循环,增加肝血流量,活化肝细胞。所以,我们要学会通过发泄和转移,使怒气消除,切忌妄动肝火。
健康饮食
小吊梨汤
具有滋阴润燥,润肺止咳的功效。2岁以上皆可食用,每周可选1~2天少量、多次代水饮用。
材料:雪梨1个,银耳半朵,乌梅2粒,冰糖少许,枸杞5克,去核红枣1个。
做法:
1、雪梨带皮洗净切成小块备用。
2、银耳提前用清水泡发,撕成小朵,再用煮开的热水浸泡,盖上盖子焖10分钟出胶备用。
3、将备好的银耳(连同泡银耳的热水)、梨肉、乌梅、红枣、冰糖一起放入锅中,加1升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煮30分钟。
4、最后下入枸杞,关火焖10分钟即可。
炒春鲜
具有健脾开胃、促进胃肠蠕动的功效,且口味鲜美,营养丰富,适合体虚肠弱、排便困难或想要控制体重的人群食用。
原料:春笋3个、香菇6朵
做法:
1、春笋剥去外皮,洗净,切条备用。
2、香菇洗净,切条备用。
3、烧开水后,将切好的春笋和香菇分别汆水后沥干备用。
4、炒锅烧热油,将汆过水的春笋和香菇条倒入翻炒,快熟时,加入适量盐、生抽、糖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