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八万余名老年人安享政策红利四千多户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11月05日 第 01 版 )

本报讯 (记者乔龙飞)“以前盼着有人上门看看,现在养老服务站就在家门口,理发、体检、聊天都很方便!”家住忻府区的82岁老人王大爷,望着社区新落成的养老幸福工程居所,脸上笑开了花。“十四五”期间,忻州市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为抓手,聚焦“一老”民生需求,通过设施建设扩容、政策保障提标、服务网络织密,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跨越,为老年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在忻州城区,市老年公寓500张床位实现专业化委托运营,24个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居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助餐助浴到康复护理,构建起“15分钟养老服务圈”;在乡村,10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拔地而起,代县老年公寓、神池县敬老院等公办机构焕然一新,宁武县凤凰敬老院、原平市康宁医养院等“医养结合”机构投入运营,让农村老人在家门口享受专业化照护。忻府区、定襄县两个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加速建设,城乡养老服务网络实现“无缝对接”,形成“居家为主体、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立体服务格局。

政策暖流直抵人心。忻州全面推行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补贴精准落地,两项政策覆盖8万余名老年人,实现“应保尽保”。针对特殊困难群体,4195户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防滑地面、扶手栏杆、智能呼叫器等设施,让居家养老更安全、更舒心。“改造后洗澡不怕摔了,按下呼叫器,社区就有人来帮忙。”岢岚县独居老人李奶奶的话,道出了许多老年人的心声。

政策暖阳的持续照耀下,忻州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城市到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从“零星分布”到“全域覆盖”;从单一照料到医养融合,服务内容从“保基本”向“高品质”升级。截至2024年底,全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全面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较2020年提升40%,公办养老机构床位利用率达92%,老年人满意度测评连续3年保持在95分以上。

展望未来,忻州正以“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的坚实基础,擘画“十五五”银发经济新蓝图。通过推动养老服务与健康、文旅、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激活“夕阳红”经济活力,从兜底保障到品质提升的跨越中,忻州的民生温度不断攀升,持续书写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