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商业大学学子在我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08月21日 第 03 版 )

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学子在文化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青履链晋”实践队,于暑期赴我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以“延续古建风华,传承中华文脉”为核心理念,满怀守护历史根脉、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热忱,在三晋大地上留下了青春的足迹。实践队首先来到忻口战役遗址,通过观看纪实影像、研读战史资料,深刻理解了中华民族在民族危亡之际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伟大精神。在代县毛泽东路居纪念馆,队员驻足凝视每一件展品,深切感悟革命先辈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这些红色教育基地成为鲜活的教材,让队员汲取到攻坚克难的勇气和矢志奋斗的动力,也进一步坚定了他们为保护古建传承文脉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在古建寻根环节,实践队深入山西古建群落,开展系统性调查。宁武县悬空村的木质吊脚楼、代县阿育王塔的砖构造型、边靖楼的重檐斗拱设计等,都让队员们惊叹于古建工匠的精湛技艺。队员们还与当地居民、村干部、文旅局工作人员及专家学者等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古建筑的保护现状、面临的挑战及相关保护规划。

实践队重点探访了国家级非遗“雁门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杨美恩工作室,扇股麻花挑角技术等传统工艺令队员叹为观止。在代县家庭工坊非遗展示馆,雁绣、面塑、推光漆器等展品,让队员感受到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队员还就“非遗产品如何打开年轻消费市场”等问题与传承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经过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与访谈调研,实践队运用新媒体赋能文化传播,制作系列短视频记录考察过程,展示非遗技艺和文化魅力。同时,他们整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撰写调研报告,为古建筑保护和非遗传承建言献策,如动态监测古建情况、建立数字档案等,这些建议得到了文旅部门工作人员的高度评价。

(葛勤 罗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