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梆腔传薪火 古韵润忻州
忻州文化研究院举办北路梆子保护传承盛夏展演活动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08月08日 第 01 版 )
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党的文化方针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近日,由忻州文化研究院主办的北路梆子保护与传承宣传展演活动在忻州市体育场举行。活动吸引众多戏曲爱好者与市民参与,现场气氛热烈,社会反响良好。
作为山西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北路梆子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唱腔高亢激越、表演刚健洒脱,既饱含浓郁地方特色,又兼具强烈艺术感染力,既是山西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三晋儿女共同的精神财富。
本次展演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忻州市北路梆子一团与二团联袂献艺,带来《金水桥》《血手印》等传统剧目经典选段,以及《沙家浜》《党的女儿》等红色题材剧目,还有展现地域风貌的《忻州赞》等共十余个选段,集中呈现了北路梆子的深厚艺术底蕴与鲜活时代风貌。
演出阵容星光熠熠,汇聚多位戏曲名家与优秀青年演员。中国戏曲“红梅奖”、山西省“杏花奖”、忻州市“梨花奖”等荣誉获得者轮番登台,以精湛技艺与深情演绎赢得满堂彩。现场掌声此起彼伏,观众沉浸其中,充分彰显出北路梆子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与坚实的群众基础。
为加深观众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活动除舞台演出外,还设置20块主题宣传展板并发放宣传折页,全方位展示北路梆子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与艺术特色。观众在欣赏演出之余,可通过图文资料深入探寻这门传统艺术的文化根脉。
此次展演既是一场戏曲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生动的非遗传播实践,有效营造了全社会关注、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浓厚氛围。下一步,忻州文化研究院将持续推进北路梆子等非遗项目的系统性保护与活态化传承,不断拓宽传播路径,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郝家艺 韩灏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