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团支书在加强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07月12日 第 03 版 )
核心阅读
团支书在加强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发挥需要从机制建设、能力提升、方法创新、效果评估四个维度进行系统性优化。团支书需把握“圈层传播”规律,将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发挥从“单打独斗”转向“系统推进”,从“经验驱动”转向“专业引领”,从“传统模式”转向“创新实践”,从“模糊评价”转向“科学评估”,通过系统性优化,真正使理想信念教育成为青年干部成长路上的“指明灯”,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团支书作为基层团组织的核心领导者,在加强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作用不仅体现在对青年干部的思想引导和组织动员上,更需通过创新方法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青年干部的成长实践中。
一、团支书在加强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角色定位的多重性
团支书是青年干部的政治思想带动者,助力青年干部筑牢思想根基。团支书在加强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核心任务就是确保青年干部在政治上清醒坚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实践中,通过组织“青年大学习”“主题团日+”等活动,结合案例式、研讨式学习,更好地提升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另外,通过开展沉浸式教育,如“重走长征路”沙盘推演、“党史青年说”微宣讲等,增强青年干部的历史认同感,同时,引导青年干部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问题,防止错误思潮侵蚀。
团支书是青年干部的成长赋能者,助力青年干部全面发展。在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中,团支书应负责将理想信念教育与青年干部的职业发展、能力提升相结合,避免“空对空”说教。例如,在实践中开展“政治+业务”双培养模式,在业务培训中嵌入理想信念教育。例如,在青年干部成长营中设置“行业先锋讲信仰”模块,通过组织青年干部交流培训心得,提高青年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此外,通过记录青年干部的政治表现、实践经历,为其提供针对性指导,帮助青年干部全面发展。
团支书是青年干部的情感联结者,可助力增强教育的温度和共鸣。团支书在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可以通过情感沟通的方式来避免高高在上的灌输式教育,以“青年友”而非“青年官”的身份增强信任感。通过倾听—回应机制,定期开展青年恳谈会,收集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困惑,以榜样带动模式,挖掘身边优秀青年案例,以朋辈教育增强说服力。同时,团支书还要积极关注青年干部的心理变化,防止因现实困境动摇理想信念。
团支书也是青年干部的创新推动者,应适应新时代青年特点。团支书在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既是“举旗人”,也是“同行者”;既要传道授业,也要解忧赋能。团支书在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中,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提升教育实效,避免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例如,在实践中通过开发青年学习云平台,利用短视频、互动H5等形式传播正能量;借助VR技术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增强学习代入感;在B站、小红书等青年干部喜欢的网络平台建立“青春思政”账号,扩大影响力,从而带领青年干部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增强理想信念的坚定性。
二、团支书在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作用发挥的优化方向
健全工作机制,构建长效化教育体系。为了更好地发挥团支书在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应建立团支书理想信念教育能力认证体系,包含政治判断力、青年共情力等6项核心指标。将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纳入团组织年度考核指标,建立年初有计划、季度有督导、年终有考评的工作闭环;同时制定《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实施指南》,明确团支书的工作职责和标准流程,构建团委—党支部—团小组三级联动体系,形成工作合力;还可以与企业人力部门合作,将理想信念表现纳入青年干部晋升考核体系,并建立区域性的“红色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使理想信念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提升专业能力,打造高素质工作队伍。在新时代背景下,团支书作为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实施者,其专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实践中可以建立团支书理想信念教育能力认证体系,设置政治素养、教育方法等核心指标,推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工作队伍专业化;另外,还需要强化培训赋能,定期举办青年思政工作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例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能力培训,提升团支书的政治引领力、共情力、创新力;组织优秀团支书巡回宣讲,推广先进经验,并为每位团支书建立专业发展档案,记录培训经历和工作成效;实施导师帮带计划,通过1名团支书+1名老党员+N名青年干部的帮带模式,促进新任团支书快速成长,使青年干部业务能力与政治素养同步提升。
丰富学习方式,提升教育实效性。团支书的创新实践,核心在于让教育“活”起来、让青年“动”起来、让信仰“实”起来。只有持续创新,才能真正让理想信念成为青年干部的精神坐标和行动指南。为了更好地发挥团支书在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需要加强教育方式的创新,深化数字化转型,开发智慧团建平台,实现教育管理数字化,并运用大数据分析青年思想动态,精准施策。强化实践育人策略,设立青年实践基地,推动学用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促进知行合一,从而有效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时效性。
完善评估体系,确保教育质量。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思想多元化,青年群体受各种社会思潮影响,价值观呈现多样性;传统教育模式吸引力不足,单向灌输式教育难以激发青年群体的学习兴趣;学用脱节,理论学习未能有效转化为实践行动,团支书作为基层团组织的“关键执行者”,必须确保理想信念教育有质量,构建认知—认同—践行的闭环体系。一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争取党组织的支持,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整体规划,并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要完善激励机制,如设立“优秀团支书”专项表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团支书创新探索更多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党校黄文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