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神池县第一中学校——
成绩面前找差距 奋进路上再出发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07月05日 第 04 版 )
县委书记刘志军在学校调研指导工作
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映中在学校指导工作
县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杨占录,县教体局局长李俊在学校指导工作
中学教育集团工作会议
教育专家悉心指导
语文教学公开示范课
公开课小组研讨
美术课教学
跨越新高度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教师心理减压活动
庄严的升旗仪式
高考心理解压
高三年级毕业典礼
2025届优秀毕业生向恩师送锦旗
盛夏蝉鸣,捷报频传。又是一个火热而充满喜悦的七月。对于神池县第一中学校的教师而言,现在最欣慰的事,莫过于走在热闹的街头,面对陌生人的问询,能够侃侃而谈,还能自豪地说:“我骄傲,我是神中人!”
而这份自豪感的获得,完全得益于神池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得益于学校实施的各项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更得益于近年来,尤其是今年高考成绩的不断超越与突破。
一个教育崛起的动人故事
北宋时期,杨时、游酢“程门立雪”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他们尊师重教的精神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如今,这种精神在神池县得到了创造性转化。神池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效法古贤,亲赴忻州一中诚邀教育人才。这一行为既延续了中华文化中“尊师重道”的核心价值,又将传统精神转化为现代教育治理的具体实践。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程门立雪”式的诚意并非止于姿态,而是形成了一套包含政策支持、资源调配、社会协同在内的系统工程。
实现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承载着每一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由于历史原因,神池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县域高中的发展,早已不能满足已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神池人民的需求。为了让神池的孩子不再为求学远赴他乡,让神池的家长不再为抚育子女两地奔波,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神池县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启动教育振兴行动,把教育振兴作为“坚持普惠共享、改善民生,着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教育要振兴,需要一个优秀的校长来引领。通过调研,神池县委、县政府认定了即将退休的忻州一中校长陈培器先生。但是,当时想聘请陈校长的并非只有神池,好多兄弟校甚至一些外省学校也闻风而至。为了表明诚意,县领导于凌晨3点从神池出发,5点多便到达忻州一中,静静等候陈校长到校。最终,他们的诚意打动了陈校长。陈校长毅然决然地来到了教育需要帮扶的神池县,受聘担任神池县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兼神池一中校长。以神池一中为试点,神池教育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县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神池一中原有办学经费每年200万元的基础上,每年追加6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保障办学的顺利实施。正当一切逐渐向好的时候,2023年8月,陈校长不幸因病离世。为确保神池一中的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市教育局打破常规,将教育局的听评课专家组长、曾任范亭中学校长的名校长程俊杰调配至神池县,受聘担任神池县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兼神池一中校长。这一举措体现了“强校带弱校”政策在人事制度上的突破。这种“忍痛割爱”的举措背后,是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资源配置中从“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的理念转变。程校长以他的教育情怀,引领着神池一中在教育发展困境中砥砺前行。
在此期间,县委书记刘志军,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映中等领导多次到校实地调研,与学校领导共商教育发展大计。在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神池一中顺利实施了“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师招聘、领导班子调整等多项教育改革,理顺了学校内部人事管理机制,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激发了广大教师从教的积极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本科达线人数从个位数到两位数,再到过百位的突破,录取线为380分的应届学生中,一半以上达到了本科线。这种“教育洼地”的快速提升,验证了“程门立雪”式主动作为与系统性政策供给相结合的有效性。
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围绕全面提升发展质量这一主题,学校确立了“管理立校、文化兴校、课改强校、科研名校”的办学理念,多措并举推进落地见效。
合作办学,榜样引领。2021年5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由县教育科技局牵头,忻州一中和神池一中签订了战略合作办学协议。此举旨在通过忻州一中的示范、引领和带动,实现两校教育资源共享,促进神池一中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师资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实现综合提升。时至今日,神池一中的中层以上领导和全校一线教师已分批次赴忻州一中进行了全天候跟岗学习。应学校领导的邀请,忻州一中主校区和北校区的管理干部也多次到校传授教学管理经验,各科骨干教师也多次到校开展专题报告,并就教育教学管理进行交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合作办学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与执教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3+1”模式,落地生根。学校推行“3+1”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神池一中的“3+1”教学法是在学习借鉴忻州一中的“大三步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神池一中的生源特点,聚焦教学转型与课堂创新,建立高效课堂,提升办学水平的有效策略。该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途径,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
神池一中“3+1”教学模式的推广,使“课堂比天大”“以学生学懂弄通为目的”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课前预习如火如荼,探究课堂异彩纷呈,以考代练初见成效,课后落实及时精准,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教学研究,成为常态。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以来,每周周二、周四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的教研活动已成为工作常态,课题研究蔚然成风。每到教研时间,各学科教师便按任课年级围坐一起,展开热烈讨论。研讨结束后,将研讨结果提交教研室。每次月考结束后,年级部会组织召开学情分析研讨会;高三年级在每次模拟考试后,也会组织分析学情、研讨迎考备考策略。
在校内研讨的同时,神池一中还邀请老校友王彦炯为教师专业成长提出建议;与神池职中、二中、三中开展校际交流,互通有无;接待保德、代县中学前来参访交流;与岢岚、偏关、五寨三县普通高中学校领导共同研讨县域高中内涵发展的实践路径;邀请太原市实验中学校、太原市成成中学校领导实地调研指导工作。
狠抓考纪,正风助学。严肃考试纪律,通过国旗下演讲、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呼吁同学们以实力取得优异成绩,以诚信展现良好学风;加强各类考试(期中、期末、模拟考等)的全方位、全程监管,通过教师监考、领导巡视、全程监控等方式,狠抓作弊行为,营造了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考风明显好转,学风日益浓厚。在近期参加的各种考试中,各年级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较去年同期呈现稳定向好的趋势,语文、物理、生物、政治等科目已成为优势科目,数学和英语两大弱科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
联考对标,表彰励志。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所学校的追求,也是学校管理的根本任务。神池一中亦是如此。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全力争取与周边兄弟校乃至省内外名校联考的机会,将学生与名校学子置于同一个平台进行评价,寻找差距、精准定位,激励全体师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
每次考试成绩公布后,学校都会以年级、班级、学科等多种形式组织召开学情分析会,从不同角度对试卷和成绩进行分析,更深入地了解学情,制订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计划,并对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师生进行大力表彰。
分层教学,全员发展。为落实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教育思想,学校依据学生成绩进行阶梯式编班,实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政策。每学期调整一次,成绩优异的学生可晋升到更高层次班级,暂时落后的学生则调整到更适合的班级。同时,教师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师可获得更多的教学机会和相应的报酬。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了不断挑战与超越的良好风气。
通过实施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学校整体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社会声誉逐渐向好,学生回流也屡见不鲜。
一幅美丽壮阔的发展蓝图
教育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也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提到神池一中的未来发展,神池一中校长程俊杰,这位怀揣着教育梦想重新踏上校长之路的资深教育工作者如是说:“我们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对比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对照师生与家长的期待,仍需更多的行动。改进,要从点滴做起:言行举止,我们还能更规范;举手之劳,我们还能更主动;课堂效率,我们还能再提升;师生成长,我们还能更用心。发展,要抓关键突破:既要宣传成绩,更要埋头实干;既要招好生源,更要教出水平;既要培养尖子,更要托底全员;既要优化队伍,更要锤炼本领。只有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终!”
在程校长及校领导集体的统筹策划下,学校系统构建“十大发展战略体系”:聚焦拔尖人才培育的优生培养战略;激发队伍活力的优胜劣汰战略;强化责任担当的勇挑重担战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大学可上的全员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的反哺经济战略;深化校际协作的强强联合战略;实现跨越发展的弯道超车战略;厚植办学特色的文化创新战略;锻造骨干力量的干部成长战略;筑牢政治根基的党团引领战略。这些战略正稳步推进、渐次落地。
当前,国家大力振兴县域高中的政策东风劲吹,神池县委、县政府的教育振兴行动全面铺开。在县教育主管部门的科学指导下,全体教职员工正以“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和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深耕教育教学一线。我们坚信,“办好家门口的优质教育”的宏伟愿景一定能够变为现实,让每一位神池学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壮阔蓝图也一定能够实现。(李耀清 田月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