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定襄县河边职业中学校——
党建领航筑根基 产教融合育匠才 共绘职教新蓝图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06月12日 第 04 版 )
前言“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战略,秉持“负责任、动脑筋、讲良心”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活动,着力构建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多样特色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格局,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积极探索建设教育强市的“忻州之路”,努力为建设“有特色、有魅力、有品质,生产生活性价比最优的精品城市”提供坚实的教育和人才支撑。
职教明珠 熠熠生辉
在忻州大地的教育版图中,定襄县河边职业中学校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自2014年起,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从无到有、由弱变强,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拥有700余名学生的职教新锐力量。学校秉持“党建引领、产教融合、德技立身、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深耕职业教育领域,为定襄县乃至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党建引领 铸魂育人启新程
定襄县河边职业中学校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定盘星”和“压舱石”,坚持党建引领,铸魂育人。学校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开展主题教育、选树先进典型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党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营造了风清气正、敬业奉献的良好氛围。党员教师以身作则,深入教学一线,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产教融合 定向培养谱新篇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定襄县河边职业中学校联合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晋中职业中专,以及天宝集团、恒跃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同成立了定襄法兰产业学院。学院依托定襄县的锻造加工产业优势,聚焦锻造加工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等模式,为定襄县锻造加工产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问题,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贯通培养 大专文凭在家乡
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定襄县河边职业中学校与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合作,成功申报了机电技术专业五年贯通大专项目。该项目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实现了中职与高职教育的无缝衔接。学生在定襄县河边职业中学校学习期间,即可享受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的专业教学资源,毕业后可直接获得大专文凭。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历层次和就业竞争力,还为定襄县培养了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师资共享 专业授课提质量
为加强专业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定襄县河边职业中学校与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开展了深度合作。每学期,山西工程职业学院都会选派5至7名专业教师到定襄县河边职业中学校授课。这些教师中包括技术大师和“三晋技术能手”,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他们的到来,不仅为学生带来了更加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为定襄县河边职业中学校的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有效提升了师生的职业技能和实操能力。
技能大赛 捷报频传展风采
在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定襄县河边职业中学校的学生们屡创佳绩,充分展示了学校技能培养的丰硕成果。他们不仅在省市无人机技能大赛中勇夺桂冠,还在全国非遗传承大赛中斩获多项大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技能立身”的办学理念。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高度认可。
多元发展 特长培养促全面
定襄县河边职业中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学校设立了羽毛球馆、茶艺室、雕刻室、书法绘画室、声乐器乐室等多个兴趣小组和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平台。在这里,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专业技能,还能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学校定期举办各类比赛和展览,展示学生的才华与成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爱心助学 温暖人心筑梦想
定襄县河边职业中学校始终关注贫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设立了助学金和奖学金制度,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援助和学习激励。近年来,学校累计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数万元,帮助数百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些举措不仅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更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和感恩之心,为他们的未来筑起了坚实的梦想之基。
展望未来 共绘职教新蓝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定襄县河边职业中学校将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学校将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更多企业和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绘制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蓝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襄县河边职业中学校定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本版稿件、图片由定襄县河边职业中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