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县以精品示范村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刘鑫林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04月16日 第 01 版 )

本报讯 (记者刘鑫林)在晋北神池县,龙泉镇荣庄子村星河里景区的特色民宿与光伏羊舍相映成趣,烈堡乡长城寨村复垦梯田上的五彩藜麦生机盎然,古长城驿站焕发新生机。2024年,神池县以2个省级精品示范村、13个提档升级村建设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乡村振兴路径。

规划定制激活特色基因。依托“一片多点”发展布局,神池县建立“县级专家团+乡镇规划组”联动机制,组织240名干部赴江浙考察,为示范村量身定制发展方案。烈堡乡长城寨村投资1672万元打造“一轴一城两区”乡村旅游综合体,盘活24处闲置院落发展民宿经济;龙泉镇荣庄子村实施“文旅+”战略,建成含六大板块的国家2A级景区,创新“光养互补”模式使41座大棚实现“一棚两用”;东湖乡段笏咀村深挖红色资源打造研学基地;八角镇八角村通过“拆乱建、拓道路”实现村容蝶变,差异化规划使每个示范村凸显独特禀赋。

产业融合释放发展动能。在烈堡和大严备乡2万亩有机旱作红芸豆生产基地,物联网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该乡亩产提升13%的技术规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荣庄子村建成智能化暖棚和小杂粮加工厂,“阳羊得益”种养模式让“地标”产品变为“拳头品牌”,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总计11.5万元。全县形成“有机旱作农业+新能源+文旅康养”融合产业链,2024年71.45%的衔接资金投向产业,在龙泉镇温岭村等12个村建设筒仓项目,电商销售额较2020年提升263%,神池美食通过“832”平台直供国家机关,神池羊肉被列入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

生态治理守护乡愁记忆。长城寨村积极探索闲置宅基地复垦与闲置住宅盘活,租用24个院落85间房屋打造民宿;荣庄子村利用建筑废料打造景观围墙,生态沟渠既灌溉农田又成为生物栖息地。全县建立“市场化运营+网格化管理”体系,建成11座垃圾转运站,完成25个村污水治理,改造农房庭院超2000户。八角村设置30个分类艺术垃圾箱,龙泉镇实施185万元自来水入户工程惠及346户,农村人居环境考核连续三季度位列全市前列。

机制创新凝聚发展合力。建立县领导包联、部门专班推进、纪检全程监督的六大责任机制,2024年整顿提升1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培育5686名“九类人才”。长城寨村创建“宅基地银行”,整合40亩闲置土地发展特色种植,农户通过土地托管获二次分红。全县构建37个小区党群服务站、6处新就业群体驿站,形成“村民议事会+企业+设计团队”多元协商机制,年内解决规划调整、利益分配等发展难题100余项。

目前,神池县精品示范村带动效应持续显现,有机旱作农田达15万亩,新能源装机容量稳居全省前列。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将深化“特色示范村培育工程”,持续打造主题鲜明的振兴样板,推动乡村振兴从“点上出彩”向“全域精彩”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