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新《深山》带来的文学意义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04月16日 第 03 版 )
1986年,吕新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那是个幽幽的湖》,从此走上文坛,成为我国当代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与余华、苏童、格非、孙甘露等人一同开创了新的文学风气。多年的创作,使吕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感觉、叙述方式、语言风格。
其长篇小说《深山》由中信出版社于2024年出版。在阅读《深山》的过程中,我写下一个判断:“吕新完成的是一件大事,那就是为什么也算不上的人留名。”
果然,在读完整部小说后,看到吕新写的后记《关于深山》,他在后记中写道,“不说别的,只说一点,不写下这些,连山上的山杨树、山下的那些白杨树也会愧对,以后还有何面目和理由再走到它们的面前。”
《深山》没有讲完整的故事,却全是故事,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应该知道,但未必在更深层次上能够完全懂得作家要阐述的思考和文学价值。《深山》没有刻意塑造人物,但是人物都鲜活,尽管他们活得就像他们养的猪羊鸡狗,就像深山的草草木木。是的,古今中外,一直就有关于“小人物”的写作,但,在我看来,《深山》里的人连“小”都算不上。我们都知道,生死是人之大事,当然,《深山》里的人的生死也是大事。五灯的哥哥二灯在舞台上演着戏就死了。耗子的爹银焕,一个疯子悄没声就死了。耗子的娘从地里回来躺在炕声,也悄没声死了。14岁的耗子成了孤儿,他不再上学,要养活自己,队里安排他跟着羊倌放羊,他放了一天就不干了,队长安排他跟赶车人兰贵跟车,结果跟车的第一天,拉皮车的马受惊,耗子也死了。死了就死了,至少他们一家人应该以另一种方式团聚了。但小说的深意是让我们思考,像他们这样的人来过人世间,但是这世间有多少事与他们有关?而这样的人在“深山”岂止是耗子一家,一个村子,甚至几个村子的人,就是连那些相对“体面”的人也不过如此。
如果没有吕新的《深山》,谁会知道还有这样的人?其实,不只有,很多,而且一直有,现在还有。所以,《深山》不是部简单的小说。它真就像一座山,高耸、幽深,无语!
《深山》要慢慢读!而且,不要轻易下定义!
推荐人:忻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梁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