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集市点亮忻州璀璨夜景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04月14日 第 01 版 )
本报讯 (记者张志远)小地摊,大民生。“地摊经济”是人间烟火,也是一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随着春日和煦的暖风拂面,忻州城区公园东街便民市场内的临时夜市正式开启,迅速成为市民的热门打卡地。在这热闹的场景背后,蕴含着强大的文明力量和城市的烟火气息。
4月6日晚,公园东街便民市场内灯火通明,各式各样的摊点依次排开,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摊位前人流如织,市民与游客穿梭其间,笑语喧哗中交织着浓浓的市井烟火气。摊位外的人行道上,车辆停放有序,曾经的占道经营、果皮满地等不文明现象已不复存在,现场既井然有序、又充满烟火气息。这是我市规范路边摊、推出“摆摊一件事”管理新模式、有效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一个缩影。
市井长巷,聚拢的是人气,摊开的是人间烟火。便民市场内的一烧烤摊点,摊主连秀杰和妻子张鑫刚把烧烤工具准备停当,烧烤摊前就陆续迎来食客,有的站立等待,有的随意坐下。连秀杰在火炉前操作熟练,张鑫则根据客人的需求忙前忙后,两人配合默契。旁边的音响不时传出扫码到账的支付信息。“忙是忙了点,但忙得开心,毕竟有钱赚嘛。”连秀杰在与顾客攀谈时,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连秀杰和妻子之前曾骑着电动三轮车流动摆摊,自从搬到公园东街便民市场内的固定摊点后,靠着炉火纯青的烤串技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迅速“圈粉”,每天光烤串就能卖出400多串。这烟火升腾的景象,正是我市城市管理部门创新实施“摆摊一件事”改革的生动注脚——通过规范路边摊、设立4大规范经营区,实现95%流动摊贩合规入驻,探索出城市治理与民生需求的共生之道。
夜幕下便民市场的烟火里,每一缕食物的香气、每一声摊主的吆喝、每一位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食客,都是城市精管善治的生动写照。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管理做减法、服务做加法”的工作模式,为我市地摊经济发展注入了澎湃活力,勾勒出一幅幅烟火气息与城市文明共生共享的温暖图景。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每个摊位都成为城市治理的参与节点,让文明规范自然生长在烟火气中。”夜渐深,公园东街的灯光依然明亮。摊主们收拾着器具,食客们留下赞叹,保洁员清扫着零星垃圾——这充满秩序感的烟火画卷,正是忻州探索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生动实践。当城市温度与治理精度相遇,“地摊经济”便不再是简单的谋生手段,如今已成为忻州城市文明进阶的鲜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