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单化工作机制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2025年市自然资源系统重点工作解读
字数
《 忻州日报 》( 2025年04月02日 第 01 版 )
今年,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将认真履行“两统一”工作职责,“三绿”并举、“四库”联动,以“四精四账”清单化工作机制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规划管控、耕地保护、“重大项目建设年”要素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扎实推进自然资源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在自然资源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强力推进融合发展,全方位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体系,推动资源有效整合,进一步夯实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根基,努力完成好国土调查工作,持续优化“爱忻”登记品牌建设。二是持续创优空间发展格局。加快规划的编报审工作和完善一张图系统工作,优化“三区三线”管理。三是“三位一体”守牢耕地保护红线,量质并重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完善占补平衡管理,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监管,努力提升审计执法质效。四是提升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土地要素精准保障能力,持续推进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提速增效行动,加大储备和出让力度,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五是提升矿政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监督保护,持续规范市级矿业权出让,提速资源整治整合重组,推进地热资源高质量开发利用。六是全面加强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持证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加快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七是全面提升自然资源领域本质安全水平。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打击非法违法采矿工作,积极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八是全面推进“法治自然”建设。
在林草方面,一是强化履职尽责,推深做实林长制。强化林长履职,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召开总林长会议。二是加强生态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完成营造林建设目标,2025年完成国家“两重”营造林项目续建任务35.92万亩、种草改良6.3万亩;“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8.56万亩;“三北”工程巩固防沙治沙成果项目任务20.0863万亩;“三北”六期人工造乔木林4.6万亩,封山育林1.9万亩,人工种草2.25万亩;省级人工造林任务0.5万亩、未成林地封山育林任务10.5万亩;森林植被恢复费造林1.91万亩,森林抚育1.3万亩;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1040万株;实施森林乡村建设奖补项目。三是狠抓资源保护,巩固建设成果。加强林草资源保护、林草执法监管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四是做好灾害防控,维护生态安全。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护工作,扎实做好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五是深化林草改革,推进产业发展。持续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草产业提质增效。2025年,东部县计划建设至少一个500亩以上的经济林基地和一个100亩以上的干果示范园,西部县计划建设至少两个5000亩以上的沙棘特色林基地和两个500亩以上的特色林示范园。保德县抓好红枣省级提质增效试点,偏关县抓好海红果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岢岚县实施1440亩柴胡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项目。全市着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和养殖业,全年发展林下经济5万亩,包括3.34万亩的人工种植和1.66万亩的人工养殖;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做实森林保险工作。六是开展宣传培训,加强科技引领创新。
(本报记者王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