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有源源不断的故事可讲

2024年01月17日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由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构成,凝聚着当地人的共同情感和价值观念。福州以三坊七巷为载体,打造“有福之州”的城市主题。通过保留老街故居,改拆为修,让古街区的空间形态和场所内涵融入当下,将厚重历史转化为现代人身居其中、可触可感的文化体验。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丰富展陈形态,将博物馆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三国文化体验区和锦里民俗区,既延伸了博物馆主题,也讲出了城市文化的多重意蕴。将文博故事与城市民风民俗有机关联,也打开了人们了解城市的窗口。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和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双双上榜。二者的走红,离不开用新技术新媒介呈现历史文脉的持续探索。大唐不夜城以新颖独特的创意刷新人们的观感,成为网络热议的文旅话题,激发网友线下体验的热情。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则借力热门剧集,不仅高度还原剧集场景,还跳出原作,融入更多城市历史与传统文化元素,着力打造衣食住行的生活体验空间,让游客感受古人生活滋味,探寻文化基因。

善用数字媒介,并不是简单将城市故事“搬上网”,而是通过对传统节庆、民俗和生活方式的现代演绎,将现代设计理念和科技手段融入历史文脉,塑造富有活力的城市形象,赋予城市文化更大吸引力。数字媒介塑造的城市文化新景观新体验,令人眼前一亮、心有所动,让更多人记住一处景、爱上一座城。对层出不穷的沉浸式街区来说,建成只是第一步,围绕主题不断刷新形象,带来对城市文化的新认知,才是“长红”的密码。

一座城市或许有讲不完的故事,但要打动“陌生人”,须在故事积淀基础上,拿出足够凝练、足够接地气、足够有辨识度的文化符号。百余年历史的青岛啤酒、30多年历史的青岛国际啤酒节是青岛着力打造的城市名片。2023年,啤酒节青岛主会场接待全球游客600多万人次。同时,啤酒节走出青岛,在国内60多个城市落地,把美食、音乐与当地文化结合起来,实现不同城市文化的交流沟通。成都的熊猫、茶馆,重庆的火锅,广州的早茶,山川风物、民俗美食传递着一张张形象的城市文化名片,借由体验者的文字、视频,生动讲述新的城市故事。

创造性地开掘转化城市深厚文脉、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是城市发展的新课题。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只有深入挖掘城市文脉,涵养城市文化,让城市有源源不断的故事可讲,城市形象才会更鲜明,城市才有更持久的吸引力。 (意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