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3日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
为什么要读书?培根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生活中的不解与疑惑,能在书中找到答案。读书使人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地点,打开书便是踏上一场穿越空间、时间的精神之旅。世界读书日,不只是在这一天读书,更是用来提醒,其他的日子也别忘记阅读。
《世界没有陌生人 》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拓展人际交往的宽度,扩大自己的视野和圈子。在一些人生转折点上,给你带来机缘和帮助的常常是那些结识不久的新朋友。这是因为我们与熟人的交集早已确定,很难超越固有的生活轨道。而我们与陌生人来自两个不同的空间,交集越少,差别越大,这样就容易碰撞出更多的机会与火花。因此,他们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和资源。
《世界没有陌生人》围绕如何搭讪陌生人,如何快速地了解、认识陌生人,并与对方成为朋友,把陌生人变成自己人……。刷新你的朋友圈,让人际关系网越来越大,工作、生活、事业越来越顺。
《与时俱进的启蒙》
本书借助对启蒙的思想史、实践史深入而综合的批判性分析,介入了当代中西思想争论,重申了启蒙,认为启蒙的核心理念(自由、理性、人道主义等),永不过时。
本书通过对18世纪前后不同国家的启蒙运动交叉比较分析,抽取出四对在后世有重要影响的核心观念:英国的自由与保守、法国的理性与革命、美国的制度与人性、德国的国家与普世;重点分析了开明专制(启蒙专制)的思想与实践;作者认为启蒙是一项与时俱进的未竟的事业,并从多个主题、多个层次加以重申。
《野味读书》
《野味读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书里书外”,“书里”收录了作者孙犁自述的读书经过;“书外”则是可能影响孙犁精神成长的文化生活。如果我们把文化生活的内容也算作一种“读书”,则“书外”的部分也算是孙犁读书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辑“书前书后”,部分是孙犁的读书笔记。因为爱书,孙犁常在书上施以封皮,而因书皮多在书前书后,就为本辑取了这个名字。
第三辑“书长书短”,是爱书人孙犁在买书、得书、藏书等方面长长短短的叙述。
《赤子:余光中散文》
《赤子:余光中散文》收录了当代华语文学大师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散文题材涉及行走、观点、创作、回忆四个方面。
追忆童年往事,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发表独到的文学观念、生活智慧、文化随感、风土人情,满满都是山河岁月的赤子情怀。
本书包括《听听那冷雨》《塔》《登楼赋》《望乡的牧神》《思蜀》等名篇,其中《听听那冷雨》收录于高中语文课本。本书横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四维写作空间,尽显一代文豪刚柔兼济、融贯中西的非凡造诣。
《文城》
对苦难的描摹,对绝望人生的诘问,对反复无常却又无可奈何命运的感同身受,是余华作品的魅力。可以说他从来都是真诚的作家,只是新世纪以来的几部作品,他观察的角度以及写作的偏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余华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的人。他清晰的思想脉络借助着有条不紊的逻辑转换,曲折但是并不隐晦地表达出来。
《文城》分为两部分,上部《文城》,下部《文城·补》。上部的叙事焦点是居住在黄河以北的林祥福,他的命运被突然到来又突然离去的小美改变。下部则主要是讲小美的一生。余华用他擅长的温柔笔触写下现实的篇章,为我们讲述了大时代背景下不同人物的命运。
《糜骨之壤》
诺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一位卓越的观察者。在《云游》《太古和其他的时间》里,托卡尔丘克用词句变成了通往另外平行宇宙的桥梁,看似发散的行文背后,是她对现实热忱的观察。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受奖演讲中,托卡尔丘克告诉人们,她是这样理解世界的:“世界是一张大布,我们每天将讯息、谈话、电影、书籍、奇闻、轶事放在一架架纺布机上,编织到这张布里。现如今,这些纺布机的工作范围十分广阔——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去,无论工作态度是否认真,对这份工作是爱还是恨,为善还是恶,为生还是死。就此意义而言,世界是由语言组成的。”
在这本《糜骨之壤》里,托卡尔丘克用精妙的语言编织了一个悬疑故事。不管是喜爱悬疑故事、还是偏爱她浪漫的语言的读者,都可以在这个故事中有所收获。
《燃烧的原野》
“对于胡安·鲁尔福作品的深入了解,终于使我找到了为继续写我的书而需要寻找的道路……他的作品不过三百页,但是它几乎和我们所知道的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一样浩瀚,我相信也会一样经久不衰。”
这段文字来自加西亚·马尔克斯。1961年7月2日,陷入写作“死胡同”的马尔克斯第一次读到了胡安·鲁尔福的中篇小说集《佩德罗·巴拉莫》,并由此找到了钻出死胡同的裂缝。余华称,“这可能是文学里最为动人的相遇”。
鲁尔福的一生中,只完成了《燃烧的原野》《佩德罗·巴拉莫》《金鸡》这三部作品。2021年,在鲁尔福逝世35周年之际,“鲁尔福三部曲”中文版面世,可以说是对他的最好纪念。
《热带》
批评家诺曼·霍兰德认为,阅读是一种从主观到主观的作用过程,是接受他人所表达的意义的过程。
一部文学作品被读者接受,就意味着读者作为主体占有作品,并按照自己的需要对文本进行解读和改造,释放作品的潜能,让其为自身服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这正是《热带》这部“书中之书”希望表达的主旨。
还没有完结的故事,就是所谓人生。“当然,没有小说日子也能过下去,可是这世上有无数有趣的小说,光是这一点就让人觉得太棒、太美好了。” (小编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