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6日
1.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卡、手机等信息载体,在网络注册、实名验证时要谨慎填写个人信息,身份证号、支付账号、手机号码等个人私密信息切勿随意泄露。
2.加强密码防范
养成定期修改密码的好习惯,对重要账号(如常用邮箱,网上支付,聊天账号等)必须设置单独密码,绝不一码多用,且密码要设置为数字加字母等较为复杂的组合。
3.四不准则
不随意连接不明、免费陌生WIFI;不点击短信中的不明链接;不扫描未知二维码;不轻信电话、短信、QQ、微信中所谓退款、贷款验资、司法协查、商品退款、积分兑换、中奖退税等信息。
4.不轻信、 不动摇
不轻信商家的诱人折扣和不明链接,不随意扫码支付,以免遭遇钓鱼链接。在未收到货物前,更不要轻易汇款。
5.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商品
不通过微信、QQ等方式直接转账,一旦碰到类似要求先付钱、加缴关税的情况,应果断放弃。
6.举报不合法行为
如遇假冒的代购账号,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和朋友圈的举报和投诉功能进行检举,核实后,违法账号会被社交平台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
7.如遇诈骗,及时报警
如遇诈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并保留聊天记录、语音信息等证据,方便警方破案。
8.理性消费,量入为出
要认真看清借贷产品内容,某些营销过度宣扬的“借贷消费”“超前享受”“借贷追星”行为不值得提倡,不值得效仿。对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要有正确评估,杜绝不计后果盲目借贷、盲目消费行为。过度借贷往往导致资金断流,最终会使消费者个人甚至家庭陷入困境。
9.合理使用借贷产品
切勿“以贷养贷”“多头借贷”。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消费者应了解网络平台贷款、类信用卡透支及分期等借贷产品,知悉借贷息费价格、期限、还款方式等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警惕一些机构或平台所谓“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传。合理发挥借贷产品作用,树立负责任的借贷意识,不要过度依赖借贷消费,更不要“以贷养贷”“多头借贷”。
10.选择正规机构、渠道借贷
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注意查验相关机构是否具备经营资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侵害。
对不明的电话、链接、邮件推销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在可疑网站提供个人重要信息,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范诈骗风险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11.“包装贷款”圈套
黑中介谎称通过包装资料可以解决借款人“银行流水不够、收入不达标”等资质方面的困难,但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是资料造假被金融机构查出,不但被拒贷,还会被列入黑名单;二是个人信息泄露,相关资料可能被黑中介拿去申请贷款。
12.“无需审批”圈套
“1分钟办理、无需审批”“仅凭身份证当天放款”,黑中介一般将目标锁定在收入不稳定人群,而被这些虚假信息迷惑双眼的借款人,往往拿到的是一份“天价”合同,最终造成无力偿还的结果。
13.“贷前收费”圈套
黑中介承诺低息、快速放款,但前提是借款人先要交一定的保证金、押金,证明自己的还款能力。一旦借款人交了钱,黑中介就消失无踪。而正规的金融机构在正式放款前不会向借款人收取任何费用。
14.“宣称有关系”圈套
黑中介宣称自己在金融机构有熟人关系,可以帮借款人轻松贷款,而且利息很低,不过需要缴纳一定的服务费,从而骗取贷款人的钱财。
15.“洗白征信”圈套
黑中介称只需几千元就能洗白个人征信,无论多黑都能洗白,以避免贷款被拒。一旦你信以为真,被骗的就是你。发现征信有不良记录时,要积极处理并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才是正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