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之间看变化

本报记者 张建国 栗 中

2021年02月25日

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数字的变化总是百姓关心的话题。

参加市两会,记者发现:随着忻州经济运行步入蹚出全面转型之路,一些折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数据悄然发生了改变,各类数据对应的领域不同,有的提升了,有的下降了,加减之间,不乏新的亮点。

有的数字是激动人心的增长: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1%、8.1%,基本实现了“正增长指标增幅高于全省、负增长指标降幅低于全省”的预期目标。

4%,这是2020年全市经济交出的答卷,是一个非常来之不易的成绩。在经济增长从高速蜕变为中高速的新常态下,就业人数会不会随之下降?老百姓的收入会不会随之下降?自去年以来,政府不再把追求高经济增速作为政策目标,而是实施“精准的定向调控”,不搞“大水漫灌”,要“喷灌”、“滴灌”,把调控的发力方向放到激发市场活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和支持实体经济做强等方面上来。事实上,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也并非是在发展速度上做“减法”,而是要在质量和效益上做“加法”,实现高质量高速度赶超型跨越式发展。

今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这个增长是自加压力、体现了我们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忻州来说,既要高质量也要高速度,政府工作报告庄重承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反映了我市的信心和决心,反映了我们“十四五”开局的担当。

工业投资增长21.3%。强化转型项目“七个一批”闭环管理,储备项目转化率、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开工率分别超目标任务15个百分点和近54个百分点,产业类项目占比达69.1%。这个成绩不错!

今年我市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户以上,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我们追求的是高质量高速度,反映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忻州发展出现了新气象,展现了新作为、新追求。

粮食总产38.9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聚力打造六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8%,有机旱作农业省级示范片县县全覆盖,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416个,全市药茶生产企业发展到25家,初步形成9大类22种60余款产品。农业产业现代化呈现的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为整个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

从业人员持证率达到30%,着实是令人鼓舞的指标,反映了我市在落实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工作力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有技能、能力更强的劳动大军,是一个民生目标,也是发展目标,我们要坚信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新增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8户,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8%、进出口总额增长7.1%。

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8%,这个数字很耀眼,反映忻州打造开放新高地的决心,也是一种安排,忻州越来越成为世界瞩目当中的发展热土,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快速发展经济,面向海内外所有的企业,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我们也有理由期待,2021年的忻州在利用好外资、扩大开放中交出新的更靓的成绩单。

全市民生支出增长10.5%,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今年我市要办好“持续稳定保障就业、扩大优质教育供给,着力保障人民健康,统筹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民生实事,确实很鼓舞人心。

有的数字是令人喜悦的下降: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剩余420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415户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实现预防性帮扶措施全覆盖,“三农”基础更加稳固。

难忘的2020年,我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强力攻克了贫困堡垒。

今年我市要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政策举措、机构队伍全面转向乡村振兴,切实筑牢防返贫致贫底板。

统筹推动“五水同治”,14个国、省考核断面优良水质断面达到12个,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近年来最好状态。劣V类水质比例为0,这个0好。

忻州水资源紧缺,但忻州是重要的水源头,汾河、桑干河、滹沱河几条河的源头,保护水质,忻州义不容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真治实治,数据反映了治水的决心和成果,这个也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功硕果,为这个叫好。

加强资源能源节约高效利用,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用水量分别下降3.43%、3.54%。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部整改销号。

节能降耗,生态转优,是忻州为绿色发展做“减法”的一个缩影。发展理念观念在变化,发展的方式在调整,中间会有阵痛,但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过程。

自去年2月10日以来,全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本地病例,实现“双零”目标。这个零好,反映了我们全市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的环境,保证了良好开局,今年的古城这么火,既防止了疫情,又活化了古城,值得大大点赞。

“三零”单位创建纵深推进,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双下降,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这是市委、市政府以“三零”创建工作为切入点,着力化解群众身边因上访、事故和案件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带来的深刻转变。

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过紧日子,全市一般性支出压减1.87亿元,“三公”经费压减0.18亿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全面推开“一枚印章管审批”,审批材料压减65%、审批时限压减55%,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全省排名第一。

各级各部门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将“过紧日子”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努力用政府“紧日子”换来百姓“好日子”。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每一次“加”与“减”都是对人民群众的尊重。“放管服”改革,就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增强服务职能,消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本位主义等“衙门”作风,围绕审批项目全流程做“减法”,最大限度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纵观报告全文可以看到,在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投资、农业生产、利用外资、民生支出等方面,我们做的是加法;而在脱贫攻坚、地表水环境质量、能耗、疫情防控、一般性支出等方面,我们做的是减法。这一加一减的背后,折射了去年以来忻州取得的巨大成就,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为了做好民生这道“数学题”的加法,加的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正是,小小数字牵人心,加加减减系民生;“人民”二字装心中,一加一减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