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8日
今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坚持把转型综改进行到底,努力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开发区作为项目建设主阵地、转型综改主战场、经济发展主引擎,在全省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关注度越来越高。忻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建设,持续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不断推动开发区工作迈上新台阶。近期,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中共忻州市委、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通知》和《忻州市开发区(园区)考核办法》。日前,本报记者就两个文件的出台背景、核心内容、重要意义以及全市开发区工作的主要成效、问题短板、下一步打算等问题专访了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志宏。
记 者:市委、市政府为什么要出台《关于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通知》这个文件?文件解决哪些问题?如何保证文件精神的落实?
罗志宏:2016年12月,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大会召开,开发区工作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开发区建设驶入快车道。几年来,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各项决策部署,一手抓开发区的申报设立,一手抓改革创新发展,全市开发区在数量上不断突破、规模上不断扩大、实力上不断增强,开发区在全市项目建设中的主战场地位逐步凸显。但在推进开发区工作的过程中,也日益暴露出现行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与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有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还有不少的堵点、难点制约着开发区功能优势的发挥。如何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为开发区松绑赋能,赋予更大的管理自主权,激发内生的动力活力,是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课题。为此,市委、市政府结合忻州实际,在认真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通知》。
文件针对八个方面提出了八部分二十三项具体政策措施。第一部分进一步明确开发区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地位,为做好开发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第二部分明确成立开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优先满足开发区项目用地,极大地提高了开发区用地的服务保障水平。第三部分明确赋予开发区项目环评审批的自主权,提升了开发区环境管理工作的效能。第四部分明确开发区财政单列、国库单设、增量返还,有效增强了开发区建设的财力支持。第五部分强调设立开发区政务服务平台,改革政务服务管理,更好地优化了开发区的营商环境。第六部分强调创新人事薪酬制度,为开发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第七部分明确开发区实行在地统计,切实增强了开发区统计工作的规范性、统计数据的权威性。第八部分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进一步加强了对开发区工作的组织领导。文件在尊重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规定原则的基础上,对开发区现行工作体制做了较大的政策调整,改革力度、创新程度、政策突破非常大,是我市进一步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又一重要的政策性指导文件。
市委、市政府对于文件精神的落实非常重视,专门以“两办”发文,提出了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主体,严格进度管理,同时把文件精神落实情况列入今年新修订的全市开发区(园区)考核办法,一月一调度,严肃考评考核,切实保证文件精神落地见效,推进全市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努力蹚出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记 者: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山西省开发区考核办法》,我市为什么不直接采用省考核办法,还要研究出台《忻州市开发区(园区)考核办法》,两者在内容设计和操作上有什么不同?
罗志宏:今年4月7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西省开发区考核办法》,对全省各类开发区专项设置考核指标,单独进行考核。综合考虑我市开发区数量规模、建设水平及统筹推进园区发展的重要性,为了使考核贴近忻州实际,考专考精,更好地发挥考核指挥棒、助推器作用,更加有力地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更加有效地推动全市开发区、园区建设,在基于省考核办法、遵循省考核原则、涵盖省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忻州市开发区(园区)考核办法》,并以“两办”文件印发实施。我市开发区(园区)考核办法相较于省考核办法,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考核对象更广。省考核办法只对全省各类省级以上开发区进行考核,市考核办法不仅对开发区考核,同时对尚未升级为开发区的各产业园区进行考核。园区考核参照开发区考核同体系设置、同办法运用、同指标考评,适度降低目标值,这样一方面是为了把园区建设置于与开发区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步衡量各园区的发展水平、工作成效,推动各园区加快发展,尽快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把推进开发区(园区)建设的责任覆盖到各县(市、区)党政领导,进一步强化对开发区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地位的认识,增强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避免形成“有开发区有压力,没开发区没压力”的错误导向。
二是考核内容更全。省考核由党建任务和发展水平考核两部分构成,市考核则由党建任务、基础性工作、项目建设、发展水平考核四部分构成,多了基础性工作、项目建设两项内容。基础性工作重点考核开发区规划编制、四至范围核定、基础设施建设、“三化三制”改革、园区申报设立开发区条件达标与工作推进情况,考核旨在壮大开发区规模、夯实开发区基础、强化开发区功能、优化开发区环境,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项目建设重点考核开发区(园区)重大产业项目的签约、落地、开工、完成投资、投产情况,旨在突出项目为王理念,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开发区的功能优势、体制优势,为忻州转型发展提供动力支撑。考核的指挥引领作用更加鲜明。
三是考核标准更高。坚持自我加压,在标准设定上市考核办法相对于省考核办法更高更严。年度目标值原则上略高于省定目标,在省市考核结果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既确保省考核任务的圆满完成,又尽可能争取在全省开发区考核排队中取得好名次。在结果运用上更加严厉,明确强调考核合格但排名下降3位以上的开发区(园区)对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及所在县(市)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严于省考核排名下降5位的提法。
总之,《忻州市开发区(园区)考核办法》是在省考核办法基础上,结合忻州实际,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开发区工作各项部署所做的制度设计,对于加快推进全市开发区(园区)改革创新发展必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记 者:新出台的《忻州市开发区(园区)考核办法》与原考核办法有什么不同,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
罗志宏:省委提出“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突出项目为王,坚持把转型综改进行到底,努力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面对新的时代背景与任务要求,开发区作为项目建设主阵地、转型综改主战场、经济发展主引擎,无可推卸地承担着更高更重的历史使命。新一届省委、省政府更是高度重视开发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措施、新标准、新要求,派出督导组开展常态化督导、全方位支持,推进开发区建设。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更好地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市委、市政府在参照新修订的《山西省开发区考核办法》基础上,出台了新的《忻州市开发区(园区)考核办法》,原考核办法同时废止。新办法较原考核办法,有着显著的不同:
一是突出政治考核。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首次把党建任务作为首要考核指标单列,进一步强化对开发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考核,强化对党风廉政建设、底线意识、风险意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考核,致力于推动构建高素质的开发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二是提升考核层次。把对开发区(园区)考核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由原来的市开发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核调整为市考核办组织考核,在考核组织上更为专业,考核结果上更为权威,结果导向更加有力。
三是优化考核方式。新的考核办法既有对开发区领导班子的考核,又有对所在县、市党政领导的考核;既有对开发区工作任务的考核,又有对干部担当作为的考核;既有对发展水平、经济指标增长等显性成绩的考核,又有对规划编制、制度建设等基础性工作的考核,考核更有整体性、更有深度。这种设计有利于全面衡量开发区的工作成效,科学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四是强化结果运用。考核结果明确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科学设计分值,合理划定级差,以分定等次,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预和主观因素影响,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权威、信服。细化量化在各个等次下对各个考核对象的奖惩标准,树立鲜明的结果导向,以结果论英雄、用干部、定绩效,既突出了开发区工作在全市工作大局中的特殊地位,又极大地增强了各级党政领导、开发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责任感。考核的指挥、引领、促进作用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记 者:近年来,我市开发区建设取得长足发展,请简要介绍一下主要成效、存在短板与下一步工作打算。
罗志宏: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开发区按照“1724”布局规划,坚持改革创新发展,经过几年来的合力攻坚,开发区在数量、规模、实力、效能上均有明显的量的突破与质的提升,在全市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期和政策窗口期,下大力加快省级开发区的申报设立。开发区数量由2016年以前的1家增到现在的8家,面积由最初的4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539平方公里。
二是紧紧围绕全市构建八大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和六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谋划布局开发区主导产业,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开发区(园区)计划实施项目265个,总投资995亿元。其中,已开工项目154个,总投资647亿元。开发区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初步显现。
三是紧紧围绕“九通一平”建设,完善开发区基础功能。开发区核心区的电力、燃气、供热、供水、通信、道路、消防、排水、人防等基础设施逐步实现体系化、配套化,标准厂房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开发区对项目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四是紧紧围绕“三化三制”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开发区积极探索管运分离,强化授权赋能,全面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高标准完成区域评价评估,真正实施“一窗受理”、全程领办代办。开放引领的体制机制优势日益凸显。
这些成绩的取得,也证明我市抓开发区建设的思路是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前景是可期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开发区数量与“一市一国家级开发区、一县一省级开发区”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且受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等因素影响,申报难度会越来越大。二是开发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多数开发区入驻企业数量少、体量小,传统产业多,成长性、带动性、关联性强的好项目、大项目不充分。三是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科技创新能力较差,高端专业人才、高技术领军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均显不足。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高起点谋划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持续加强开发区建设,在加快开发区申报设立进度的同时,做大做强开发区,努力打造开发区体制机制新优势、现代产业新体系、创新创业新生态、绿色集约新标杆、开放引领新高地,真正把忻州的开发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三主”“五新”开发区。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广大开发区干部的勠力同心,有全市人民的支持,我市开发区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成绩。 (本报记者 王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