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0日
7月14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0年)》,调查内容涵盖《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公民十条”)的10个行为领域。一些领域的调查结果喜人,但也有些数据令人担忧。比如,公众认为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重要,但实际践行程度较低。调研数据显示,有84.6%的受访者认为“点餐时不要一次性餐具”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但经常践行的人数仅占44.6%。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人们对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认同,但实际践行程度却比较低的现象?
一个人的习惯养成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没有大的触动很难改变一个人的行为。经过多年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努力,很多人对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的内容认可度显著提高。但是,从对新知识的了解到认同,进而采取行动,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和过程。比如,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一些人吃野生动物的爱好,但如此大的触动机会并不常见。
在引导社会舆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公民生态环境理念行为上,媒体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但实际上,推动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行为的活动,在宣传方面存在造势比较困难的问题。现在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并行的时代,宣传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的内容,既难以达到传统媒体吸“眼球”的要求,也无法吸引足够多的新媒体所谓的“流量”。因为很多小事、身边事,看起来不刺激、不震撼,有时也不太有趣、有用,很难吸引媒体记者的关注。它写不成大稿,做不了头条。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需要引导,需要带动。而当前比较难确定的还有推动这一行动的主体责任方。
从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中的宣教部门承担的活动比较多,特别是每年六五环境日前后。再有就是一些NGO(非政府组织)会组织相关活动。但地方生态环境宣教部门和 NGO都是相对比较“软”的部门,既无权又无财,推动起来难度可想而知。
《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党委政府对地方环境质量负总责,同时应加强环境宣传。但与近年来开展的污染治理等重点生态环保工作相比,各地党委政府在公民生态环境行为的引导方面关注还不够。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地方政府有各种重要工作要落实,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首当其冲,其他如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也都是急茬,甚至关乎地方政府领导的帽子和位子。
那么,“十四五”时期怎么使“公民十条”深入人心?结合《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0年)》的一些调查数据,笔者分析后提出以下三点建议: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十四五”时期,希望国家能够在推动和建设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推动项目建设。
有了足够的经费,才能支持一些研究机构、NGO有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和从事相关工作,做出影响和带动公众生态环境行为的活动和项目,特别是有数据、有分析,有故事、有情节的项目。这样的素材才能吸引媒体,让记者有文章可写,写出来的东西也有人爱看,有感染力,最终形成推动力。
其次,明确责任主体。要明确宣传部门的宣传责任,以及工青妇、街道社区的推动和实施责任。
现在,公民生态环境行为的活动和项目主要依靠各地的生态环境部门和NGO推动实施,但实际上,各级宣传部门、工青妇以及街道社区的作用也应充分发挥。这次疫情防控,社区和街道的严格坚守对疫情有效防控做出了很大贡献。包括垃圾分类工作,多数做得好的地方也都是发挥了社区街道的作用。
西方环境治理体系的形成依靠自下而上,而我国的特点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因此,必须发挥行政手段。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政治任务,通过行政指令,明确各级宣传部门的宣传责任。媒体应加强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的宣传,包括设置相关的栏目,定期、定时推出相关文章等。同时,明确工青妇和街道社区的实施和推动责任,让这些工作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第三,征集实践案例。广泛征集适合各类年龄和群体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推动项目或案例,解决行动难的问题。
我们知道,从了解到认知再到转变习惯,需要较大的触动。如何才能扣动这一扳机,让人们有所触动?
报告分析显示,公众的年龄、学历、经济水平等因素,都影响了人们对于公民生态环境行为的认知和实践。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不同的实践项目,让人们广泛参与,并影响其行为。
在项目设计工作中,必须强调的是受众的接受度。之前的一些环境宣教活动,更多运用的是“给”和“喂”的形式。但现在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时代,人们更多追求的是参与感。追求有趣、有用,追求自我范儿。
比如,我们都知道“少开一天车活动”。但在一些大城市,很多人不开车的主要考量因素是堵车和车位,而单纯从生态环保角度考虑不开车的人并不太多。在疫情期间,很多人体重增加,大家都有了减重锻炼的计划。如果有人告诉你,一天骑车8公里或快走5公里,可以减掉 300多卡路里,在健身减重的同时附带了生态环保标签,何乐而不为?在这样的引导和驱动下,就会有人去跑步、去步行,从而减少了开车次数。他们在朋友圈晒的是健身管理的人生态度,也同时晒出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推动公民生态环保行为理念的项目和活动应该与时俱进。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同志,很容易接受节约的理念并转化为行动。但90后、00后甚至10后的新生代,只有让他们觉得有趣、新潮,才可能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要广开思路,广泛征集适合各类年龄和群体的项目或案例,形成案例集,供各地各团体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比如,现在有7亿短视频用户,能否设计一些适合短视频平台的项目和活动,推动低年龄和低学历人员增加对公民生态环保行为的关注。
推动公众的生态环境行为,采用的方式方法可能不同,但无论采取哪些方式和渠道,只要能够推动公众从认知到行动,就应该不断尝试创新。建立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需要社会共同努力。 (来源:《中国环境报》 刘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