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赏瓶贺佳节

2022年03月13日

凸雕粉彩百子闹元宵双耳大瓶

程磊磊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描绘了元宵节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元宵节既是新春之后的第一个重大节日,也是春节闭幕的舞台,自古以来便备受人们所重视。元夜作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为此点起彩灯以示庆贺。是夜,亲友结伴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一个“闹”字,点燃了元宵节的喜庆气氛,儿童也成了欢庆元宵佳节的主角。因此,清代的宫廷工匠受此场景的影响,创作出了童子闹元宵的纹饰,以此展现元宵节的热闹欢腾。

凸雕粉彩百子闹元宵双耳大瓶,是清代宫廷为庆贺元宵佳节特别烧制之品,现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此瓶高86厘米,盘口,长颈溜肩,直腹束胫,圈足外撇,沙底,底部无款。颈部两侧对饰青花螭耳,瓶内壁施松石绿釉。口沿、胫部各描金彩一周,其下各饰一圈松石绿地彩色云头纹。瓶颈部以白釉地为主,凸绘有红色蝙蝠图案,寓意“宏福齐天”;肩、腹部以凸雕百子婴戏图为饰。整器造型颀长,胎体厚重,纹饰精美,色彩艳丽。

百子闹元宵,也叫百子迎福。我国传统习俗,每逢元宵佳节,人们张灯结彩,表达对幸福的祝愿和期望。“百”含有大或者无穷的意思,由此把祝福、恭贺的良好愿望发挥到了极致。百子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特定含义,蕴含着“多子多福,人丁兴旺”“团圆吉祥,阖家欢乐”的美好寓意。此瓶百子婴戏图中的婴孩身着各色服饰,千姿百态、神情逼真、动感十足。数十童子或举灯观看、或舞龙戏狮、或燃放爆竹、或敲锣打鼓,一派喜庆祥和的热闹氛围。并衬以亭台楼阁、山石树木等,场面甚为壮观。又以设色淡雅而丰富的粉彩相衬,烘托出热闹的场面。此瓶体形硕大,烧成不易,为清代粉彩瓷器中殊为少见的大器,弥足珍贵。

凸雕工艺,又称“堆雕”“浮雕”“凸花”,是采用堆、贴、刻等方法,使陶瓷表面产生凸起的纹样,一般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种,也有两者相结合的。此瓶采用了浅浮雕的特殊工艺,经由大师之手后呈现出活灵活现的画面感,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元宵盛况刻画得淋漓尽致。赏之,似有身临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