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旅行”也能做出大文章

2022年03月13日

日前,上海市长宁区推出一条用音乐主题串起的“建筑可阅读”双层巴士“微旅行”线路,市民、艺术家、网红达人等一起乘坐春秋旅游的双层巴士,跟着专业导游感受音乐快闪的欢乐,深度了解建筑历史,聆听名人故事,且歌且行,感受长宁区的音乐特色和历史人文。

疫情发生以来,远距离旅游受到限制,以距离近、时间短、慢体验、轻松游为特点的“微旅行”成为不少人休闲度假的新选择。另一方面,随着年轻人对社交需求的增加,年轻游客不再执着于空间距离上的“远方”,而是选择在城市及周边发现新潮玩法、进行深度体验。可以说,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侧都为“微旅行”发展创造了条件。

如果说微旅行兴起时还是单一主题的“泛旅游”,现在的“微旅行”则是多主题的“深旅游”。像上海市长宁区推出的“建筑可阅读”双层巴士“微旅行”,游客看到的并非仅仅是建筑主体,还有与建筑相关的书店、非遗项目、建筑周边的乐队演奏,甚至中外漫画家、摄影家等也加入到“微旅行”的线路之中。

不仅在上海,“微旅行”在其他城市也同样受到市民游客欢迎。今年春节期间,北京等大城市周边的民宿“一房难求”,一些冰雪度假区周边的餐饮住宿火爆。可见,需求增长的意愿、下沉的消费市场将是旅游复苏的信心所系和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所在。

“微旅行”也能做出大文章,关键是如何在盘活资源上谋篇布局,在文化内涵上深刻立意,在社交方式上不断创新,在多样化场景上善于“修辞”,在深度体验上善于“点睛”。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篇大文章主题丰富、文采飞扬、跌宕起伏,让人“掩卷三思”。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化引领旅游发展、用旅游促进文化繁荣,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促进优势互补,形成发展合力。这就要求各地顺应趋势,满足城市休闲新需求,充分考虑本地居民休闲生活与外地游客旅游度假需要,为公众提供旅游休闲新空间。

或许有人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等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自然可以主打本地客源的深度“微旅行”,而其他二三线城市或小城市怎么搞“微旅行”?

近年来,一些城市创新推出“青年市集”,支起帐篷、点上油灯、摆放几把躺椅,让年轻人可以看一场夜空下的电影、玩密室逃脱和剧本杀,也可以参加“人生一帐分享会”。年轻人可以在这里安放自我,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今年春节假期,“厦门人游厦门”活动推出了浪漫夜游项目,特色夜游产品多元场景为市民游客献上了新春佳节别样的游玩体验。其实,这样的浪漫夜间“微旅行”,其他城市都可以借鉴。

来源:《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