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历史的回声

记者 赵富杰

2020年09月27日

韩庄长城 樊培廷 摄

白草口长城 卢建荣 摄

岢岚宋长城 张超英 摄

我喜欢沿着古长城去徒步,仿佛行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一边欣赏雄浑壮观的边塞景象,一边不断去怀想曾经发生在这里的过往。

那些依旧雄伟的断壁残垣,曾经见证了多少刀光剑影、兵戈相向,见证了多少慷慨悲壮、血染沙场。

长城不仅记录了千年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如今,几千年边塞狼烟早已散尽,但千年不倒的长城,却依然以龙的符号彰显于山巅之上。长城不仅有壮美的风景,更是一部历史教科书,是一部百味杂陈的人间故事会。

每当登上长城,我的耳边总会响起那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历史的天空》: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

一页风云散啊,变幻了时空。

聚散皆是缘啊,离合总关情啊。

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

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这是一首抒发怀古之情、让人心潮激荡的歌曲,特别契合我登长城时的心境。我把它拷贝到随身音箱里,一路走长城,一路听着它悠扬的旋律,回荡在茫茫的山野上。

忻州古长城遗迹很多,从战国开始,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宋、明等,历朝历代都有遗存,总长度达一千多公里。据统计,忻州境内现在保存较完好的明长城就有二百四十八公里,分布在八个县(市)十九个乡(镇),包含古堡九十三个、烽堠四百八十个。早期长城共有二百三十公里,分布在七县(市)十六乡(镇)。这其中,最有观赏价值的是偏关万家寨古长城、岢岚王家岔宋长城、宁武明长城、代县白草口长城、繁峙韩庄长城。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各民族不断冲突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在古代,忻州被称为秀容,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秀容境内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都是著名的边塞要地,自然这里也就成为一个战事频繁的地方。这里的古长城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故事。

如果你是一个有着人文情怀的旅客,以饱览自然风光为主,顺便抒怀古之幽情,那么应该在春夏或初秋去看偏头关长城,站在黄河岸边高高的烽火台上看梁峁纵横、莽莽苍苍,大河奔流、薄雾轻笼,远望大漠孤烟、落日熔金。黄河与长城在这里交汇,让人凭生历史的沧桑感,恍惚之间,在历史和现实之间转换角色。

如果你是一个自由的户外徒步客,你可以沿着岢岚宋长城或宁武明长城徒步一次。周围万木葱茏,长城更显雄浑与厚重,虽已残破,依稀可见当年的雄伟气势,仿佛听到历史的鼓角和战马啸鸣。顺便还可以登芦芽山,游荷叶坪。

如果你体力尚好,想看到最壮观的野长城,我建议在深秋时节去登白草口长城。长城如巨龙一般,直上巍峨的崇山峻岭,绵延起伏、荡气回肠。望关内关外景色各异,北风卷地白草折,一派苍茫的景象。白草口长城造形完整,最有代表性的景观月亮门虽然坍塌了,但其观赏价值仍然很高。

如果想去长城踏雪,隆冬季节,大可去韩庄长城一游。雪后初晴,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景色令人震撼。

忻州长城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有许多是独有的和仅存的。忻州的长城文化贯穿千年,积淀深厚。每一段长城都见证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记载了一段或慷慨悲壮或凄婉动人的故事。

在忻州各县,四处游长城,抚今追昔,让人凭生一腔豪情。在长城的断壁残垣下倾听历史的回声,让人百感交集,有民族的自豪感,有历史的沧桑感,更有一种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

白草口长城怀古

经过无数次战争厮杀与朝代变换之后,长城被岁月的长河洗练成一道别样的风景。

深秋一日,气温骤降,黑云压城,寒风猎猎。我们一行二十人,分乘四辆车前往白草口长城徒步怀古。枯枝、衰草、落叶、黑云、冷风,破败的长城在灰色的苍穹下更显雄浑、苍凉。

白草口长城是指从新广武至白草口关的长城,因长城经过猴儿岭山,又称猴儿岭长城。这一段是山西屈指可数的包砖长城,为明代建筑。

这段长城保存得较为完好,观赏价值完全可以和北京八达岭长城媲美。白草口长城东西延伸与外长城相连,一头在北京的箭扣,一头在偏关的白杨岭。白草口长城沿山势起伏,各个敌楼按照镇守将领的品级,建筑规制也不尽相同。敌楼前的拱门上都有砖雕的题刻,工工整整镌刻着修建的年代,以及督造官员姓名和镇守军官名号。

临行前谁也没有想到天会这么冷,风会这么大。群里的公告提醒要准备防晒霜,其实应该准备风衣、防风镜才好。经验丰富的驴友们穿着羽绒服,准备不足的驴友穿单衣在朔风中瑟瑟发抖。人们都小心翼翼走过坑坑凹凹的长城。古长城宽处也就三米,窄处不足一尺,许多地方都得手脚并用。

漫山的荒草、枯树在强劲的寒风中沙沙作响。千年的烽烟早已散去,只有登山者口中呼出的白色蒸气,还有他们粗犷嘹亮的歌声、或深沉或高昂的嘶吼在风中飘荡。

月亮门是白草口长城的标志性景观。它其实是一座长城的烽火墩台,逐渐坍塌,只余下一面中空的砖墙,宛如一轮新月。月亮门屹立在险峻的山岭上,两面都临着空悠悠的悬崖,显得突兀而崔嵬。门的北面是莽莽塞北高原,曾经是“胡马”出没的地方;门的南面则是汉人聚居地。

明代距今不过六百多年的历史,六百多年前一道高不过十米、宽不过五米的长城就可以抵御外敌的入侵、掠夺和欺辱。而今天哪怕万重关山、万里大海都不管用。海空一体战、信息化战争早已颠覆了所有关于古代战争的记忆。

去白草口长城,不能不去雁门关。

“一个雁门关,半部华夏史。” 作为中国长城关塞建筑文化中的精品,雁门关素有“九塞尊崇第一关”之称。《二十四史》详细记载了雁门关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雁门关是“胡服骑射”的实践地、“和亲政策”的起源地、“雁门之变”的发生地、“克用复唐”的起兵地和“杨家将御辽”的镇守地。雁门关见证和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亲历了民族融合的艰辛历程,积淀了色彩斑斓的多民族文化精华,也折射了古代边贸的兴衰。周穆王、赵襄子、赵武灵王、李牧、李广、薛仁贵、李克用、杨家将,多少历史人物的名字镌刻在雄壮的雁门关上。

遥想当年,千古名将在这里抚剑长歌,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在这里留下深深的车辙。

我曾多次游览白草口长城,每次都有意外的收获和别样的感怀。

那年冬天,脚后跟腱鞘发炎,医生嘱咐要少走路,休息几天。听说有人要去白草口登长城,不知怎么就经不住美景的诱惑了,心里跟自己说应该没什么吧?结果沿着长城徒步了六公里,致使腱鞘炎加重,第二天路都不能走了。

最近一次,听说月亮门塌了,我的心就沉了下来。看着网友发来的对比照片,同一个位置,同一个角度,月亮门从一个圆洞形变成塌了半边的雄鹰形状,再到一个张着大嘴怒吼的狮子,最后完全消失。

我怎么也不肯相信,它会就这样荡然无存,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似的。心里惦记着,忍不住又去了一次。有人说月亮门是自然坍塌的,有人说是被大风吹塌的。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心里很是沉重,为这古遗迹深深地哀叹。

岁月蹉跎若斯,脚下这些长城若都像月亮门一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唐人李贺笔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场景,未来又能去哪里怀想?

韩庄长城赏雪

听资深驴友介绍,韩庄长城要在冬天的雪后去看,看的就是那种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气势。2014年的春节前,阴历腊月二十九,我和老枯、队长、无忧在顿村银山顶上约定,来年正月初六登繁峙韩庄长城。

大年初二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奇冷,积雪未化,登韩庄长城计划如期进行。七辆越野车经108国道,一路向东,直抵神堂堡乡韩庄村。

从老百姓的柴垛上抽了一根木头棍子做手杖,便开始踏雪登长城。从韩庄村到长城边不远,半个小时即到。沿着长满灌木枯草的山坡爬行,大口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登上韩庄长城,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飞龙。残缺不全的灰色长城在冬日里起伏群山的映衬下透着沧桑、透着悲壮。斑驳的城墙、厚重的敌楼,隐隐飘荡着亘古遥远的淡淡幽思。极目远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好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白色世界。

韩庄长城全长三十五公里,战国时赵国修筑,隋代重修。明代,在原长城基础上包砌砖石,加高加宽。

保存较完整的是神堂堡乡韩庄村一段,城墙随蜿蜒起伏的山势修筑。墙高六米余,顶宽三米许,砖石结构,每隔一段有一台,从韩庄到茨沟营二十公里的地段上共有十三个台。每个台都以“茨字”编号,台上匾额镶嵌着“茨字x x号”的石刻。从韩庄村东“茨字二十二号”起,按从北到南的顺序编号,直到茨沟营。

登上长城制高点,我已气喘吁吁,坐在砖石上点燃一支香烟。在缕缕升腾的烟雾中,仿佛看到刀剑厮杀的场面,听到战马嘶鸣的声音。从战国至今两千多年了,其间这里曾燃起多少次战火烽烟,发生多少次刀剑厮杀,那些戍边将士千百年在这里留下多少血和泪?有谁能数得清,有谁能记得住?

同行的驴友已经走远,并高声招呼我的网名。我的思绪从遥远的古战场收回,深吸一口清新的带着茅草味的空气,端起相机,对准长城按下快门。

从韩庄返回后,我们驱车到达平型关。平型关在雁门关之东、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

抗日战争初,这里发生了举世闻名的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25日,日本最精锐的板垣师团主力在平型关遭到了八路军115师的全力攻击,在此一役歼灭日军近千人,毁敌汽车一百辆、大车二百辆,缴获步枪一千多支、轻重机枪二十多挺、战马五十三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平型关大捷使抗日军民士气大振,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热情,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平型关北的平型关战役纪念馆依山而建,气势宏伟,平型关战役情景剧再现了当年战争壮怀激烈、动人心魄的场面,让人如身临其境。

岢岚宋长城揽胜

游览岢岚宋长城是盛夏的一天,在县委宣传部和旅游局的同志陪同下去的。其时,岢岚县正在规划设计以宋长城为龙头的旅游项目开发和建设,有这方面的采访任务,我便欣然登上了久已向往的宋长城。

岢岚山青水秀、林密沟深、地势广袤、风景优美,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曾路居岢岚,感叹“岢岚是个好地方”。

忻保高速路开通以来,岢岚交通越来越便利,东南西北四通八达。这里优美的环境、美丽的风光、清新的空气、凉爽的气候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每年都能吸引许多人前来旅游。

岢岚自古就是从太原到雁门关及内蒙古、陕北的交通要道,是保卫太原城的屏障。为了抵御外来入侵,战国时赵武灵王筑云中、雁门、代郡长城,并设置了军事要塞,其遗迹至今尚存。隋朝年间,隋文帝曾沿用北齐长城旧迹筑长城,后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又在北齐和隋的基础上修筑了现存的岢岚宋长城。岢岚宋长城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仅存的宋代长城。

从岢岚县城东山至王家岔乡有三十八公里的长城就是宋朝在北齐和隋朝长城的基础上修筑的。这段长城绝大部分保存较好,最高处达四米多,蜿蜒曲折,巍然壮观。

每年夏秋时节,前来王家岔村登长城怀古、休闲的人络绎不绝。依托这唯一的长城资源,做大岢岚县的旅游产业是岢岚县上下的共识。岢岚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县旅游、文化相关人员正在精心构思、谋划、运筹一篇旅游大文章,强力推进旅游这个大产业、大项目,要让长城为你讲述一段动人的故事。

从王家岔村出发,沿宋长城向上攀登了七八公里,蜿蜒的长城似一条巨龙卧在山脊上,我们仿佛行走在龙背上。不时有野兔从我们旁边一跃而过,野鸡则在远处悠闲踱步。只见满山摇曳的山菊花,各种乔木灌木葳蕤成荫,秋叶漫天飞舞。不知名的鸟儿依偎在长城肩头啁啾着,叽叽喳喳,毫无心事,自由自在抚弄着被秋风吹乱的翎毛。

从宋长城往上走,可到达华北最大的高山草甸——荷叶坪。雄伟的长城与荷叶坪及周边的原始次生林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边塞风光图。

离开长城,走下山的时候,天已擦黑。回头望去,苍穹下,一轮明月正挂在长城的脊梁上。

月下古塞,说不出的静谧苍凉……

山梁上的烽火台

小时候看到对面的山梁上有两个用黄土堆成的像城堡一样的土垛,很好奇。听老人们说那土垛是烽火台,鬼子来的时候,有人会在台上点起大火,浓烟滚滚,人们远远看到就会躲起来。

我常常会望着那烽火台发呆,怎么多少年了那台上从来没有点起大火,燃起浓烟呢?

工作以后,经常到晋西北采风,驱车走在黄土高原上,看到山梁上儿时记忆中那样的烽火台,比比皆是,特别是在偏关、河曲、保德境内。远近山峁上的烽火台一个接一个,好像一个个威武的戍边将士,屹立在山梁之上。那些烽火台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蚀,有的保存尚好,有的已经坍塌,但原型尚在。烽火台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在这空旷荒凉单调的黄土地上,烽火台庄严耸立,像高原上的音符,演奏着一曲曲历史的长歌;又似一幅雄浑的画卷,古朴而肃穆。

偏关境内的烽火台最多、最集中,也最雄伟。偏关长城也是遗迹最长、跨度最大、保存最好的。因此,偏关被称为“中华长城博物馆”。

偏头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外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头关的赞誉。

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兵家争夺要地。现在的关城为明洪武年间改筑,辖边墙四道。头道边在关北六十公里处,东接平鲁县崖头东界,西抵黄河。二道边在关北三十公里处,北贯草垛山,西抵黄河岸老牛湾,南连河曲县石梯隘口,迤东达老营好汉山。三道边在关东北十五公里处,东接老营堡,西抵白道坡。四道边西达教场,最佳处为黄河东岸桦林堡地段,全部包砖,高耸河岸,甚为壮观。其余大部分夯土犹存,随山踞险,好像黄龙逶迤于群山峡谷之中。

偏关县最美的长城遗迹,还在黄河与长城握手处。长城雄姿倒映在黄河里,极其壮观。长城沿黄河岸边蜿蜒而行,建筑因地制宜,通道豁口之处,又筑石边、土墙,陡峭的崖壁上筑烽火台,连绵不断、烽堠林立、堡寨相望、营垒棋布,构成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长城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有如巨龙蜿蜒起伏于北方辽阔大地上,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黄河是中华文化发源地,被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母亲河。黄河、长城承载了中华民族多少荣辱、兴衰、苦难与骄傲,寄托了多少理想与希望。黄河长城在偏关交汇、握手,给这一方土地留下宝贵的旅游资源。

近几年,偏关县依托长城、黄河两大资源,实施“旅游活县”“生态富县”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了以老牛湾风景名胜区为核心,东线长城边塞风情景观带和西线黄河风情景观带为两翼,老牛湾风景名胜区、水泉红门口地下长城景区、护宁寺黄河风情旅游区、青杨岭森林公园、柏杨岭森林公园、林湖沙漠公园、迤西万年溶洞、吴城遗址公园等为依托的“一核两带八区”全域生态文化旅游基本框架。

站在雄伟的墩台上,远望滔滔的黄河水、蜿蜒的古长城、矗立的烽火台,饱含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蚀痕,横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向世人昭示着那已经远逝的昔日烟云。不知千万年后,那些发生在这里、留在历史深处的悲壮故事,会换谁来寻考?有谁会像我一样站在长城上,看月出东山,听风过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