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山西人的中路梆子

2020年04月12日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中路梆子起源于清代咸丰年间。道光初年,当时被称作“山西梆子”的蒲州梆子再度复兴,迎合了中路地区一批富商大贾们的娱乐需求,于是他们就以承包的形式邀请蒲梆班社在中路演出,这就是中路富商承办戏班的开始,但剧种仍为蒲剧。

咸丰初年,蒲梆开始冷落,致使中路地区出现了一段戏剧活动相对空缺的时期,这使酷爱看戏的中路群众尤其是富商们倍感失望,于是他们中的少数人便开始邀请赋闲文人、票友、秧歌演员、皮影艺人等组织研讨班子,拟创立自己的剧种。到了咸丰中后期,经过众多班子的努力研讨,终于在继承蒲梆音韵和锣鼓经的基础上,结合中路秧歌的唱腔特点,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雏形班社。

同治初年,新型中路梆子出现,受到了更多富商财主们的青睐,于是他们先后成立梨园班、四喜班、四兴班、四庆班等班社,推动了唱腔及文武场面的日趋完善,戏班也因此逐步走向系统化、正规化。这一时期的戏班人员,除文武场保留的中路籍艺人外,其他演员大多是高薪从蒲州聘来,所以民间有“祁太镏子,蒲州丸子”的俗语。同治末年,中路梆子班社已在山西中路初具规模,艺人的精湛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晋中仍流传着“四喜班,是好戏,秃红吐丑盖陕西,人参娃娃大嘴丑,后边跟的一杆旗……”的戏谚。

光绪十年(1884)后,中路梆子出现了中路艺人演中路戏的新气象,从而使旧时蒲梆艺人演中路戏的局面开始改变,中路梆子也因此进入辉煌时期。当时,演出活动有庙会戏、集市戏、踩台戏、开光戏、商行戏、开市戏、婚丧寿庆戏等,一般村庄每年唱戏一台,大型集镇每年多达五至十台,中路梆子已然成为中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要剧种。另外,由于受地域的影响,中路梆子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形式各样的民间艺术成分,在表演模式和演唱风格上逐渐形成三大流派,即太原府辖县的上路班、汾州府辖县的下路班、平定和辽州所辖县的东四处班。中路梆子走向极盛之后,江南丝竹班、京都花腔班等基本退出了中路舞台。

晋剧,即中路梆子,其包含了丰富的传统剧目,如《渭水河》《打金枝》《白水滩》《金水桥》《火焰驹》《双锁山》等。在发展过程中,它既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格调,又形成了婉转细腻、独具特色的抒情方式。

晋剧的唱腔结构大致分为三种——“乱弹”“腔儿”“曲子”。“乱弹”是晋剧的主要唱腔。“腔儿”是指晋剧中的各种花腔,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依附在各种板式的“乱弹”中。“曲子”是指所唱的昆曲和地方小曲,其表演不仅有梆子腔激越粗犷的特点,还形成了圆润工细的独特风格,这种粗犷与细腻巧妙结合的艺术形式,是晋剧赢得众多观众喜爱的重要因素。

晋剧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道白清晰明了,既有自己独特风格,又饱含了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晋剧十分注重通过运用二人以上的对唱、轮唱来发挥其唱腔的艺术特色,如《忠报国》是通过大花脸和须生正旦的轮唱,追忆以往故事,交流当前感情。当然,晋剧中也有大段独唱,如《空城计》中孔明的单独唱段,虽无锣鼓之响,却有丝弦之音,行腔运调犹如甘露细雨,点点入地。

晋剧弦乐曲牌很多,表现愉快情绪的有《绣荷包》等,表现苦恼的有《太阳神针》等,表现紧张用《紧杀鸡》等,表现舒缓用《大寄生》等。这些曲牌可单独使用,也可连缀使用,如《打金枝》中的《闹宫》就是用若干曲牌组成的联奏曲。

清末民初,晋剧中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指的是红(胡子生)、黑(花脸)、生、旦、丑。十五小行指的是正红、老生(正红、大黑兼)、大黑、二黑、小生、武生、娃娃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马旦、文丑、武丑。

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号召振兴晋剧,各级剧团相继调整班子,充实演员,添置行头,整理旧戏,赶排新戏,有的戏班甚至将晋剧表演与当时流行的轻音乐等文艺形式结合,从而增强晋剧的演出效果。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史佳花、崔建华、王晓萍、栗桂莲、孙红丽等艺术新秀,恢复和新编了《下河东》《十五贯》《玉蝉泪》《卧虎令》《吴王剑》《三下桃园》等剧目,晋剧自此进入了复兴的新时代。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