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 忻州晚报 》( 2025年04月09日 第 02 版 )
本报讯 近日,宁武县文化馆与县作家协会携手,组织相关人员走进东寨镇东寨村,拜访乡土文化能人张白白及其带领的民间非遗传承团队,开展了一场寒燕面塑制作技艺传承活动,助力这项古老技艺在新时代持续焕发生机。
寒燕以面粉为原料,黑小豆、食用颜料为辅料,剪刀、梳子、树枝等为工具,经过巧手塑造,呈现出以燕子为主、兼有各种动物生肖等造型的面塑,当地百姓统称为“寒燕”。“和面、发酵、揉面、捏塑、上锅蒸,每一步都要用心,尤其蒸的时候需要掌握好火候,不然面皮就会开裂……”在70岁的张白白家里,她一边演示,一边讲解面团调制、色彩搭配、外形塑造等各个环节的制作技巧和注意细节,让大家直观感受捏寒燕的过程。不一会儿,一只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寒燕“跃然”于树枝之上。
提起面塑制作技艺,张白白滔滔不绝。她从小耳濡目染,跟随奶奶和母亲学习这项技艺,内心对面塑制作始终保持热爱。她认为面塑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不仅因为其蕴含着代代相传的手工技法,更在于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
捏寒燕习俗是民间艺术的瑰宝,也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此次活动,既是文学创作与乡土文化的亲密联结,又是创新理念与非遗传承的完美接力,有着现实意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开展类似活动,让更多人关注到寒燕这一面塑制作技艺,参与到非遗保护和传承中来,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宁武县文化馆负责人表示。
(杜鹃刘强)